刘秀梵:和动物疫情“赛跑”的人

 时间:2019-10-30 21:49:19来源:光明日报

半个世纪以来,他总是和动物疫情“赛跑”。他带领科研团队奋战在动物传染病学研究的前沿,先后研制出禽流感(H9亚型)灭活疫苗、新城疫基因Ⅶ型灭活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和鸡马立克氏病2+3型双价活疫苗等多种新型疫苗,取得国家新兽药证书,获批工业化生产并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学科带头人、扬州大学教授刘秀梵。

1965年冬日的一天,江苏高邮县一个生产队的农民们焦急万分。原来,他们仅有的3头牛“宝贝”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严重。他们请来了一位“牛大夫”,就是刚从苏北农学院兽医系毕业留校任教的刘秀梵。诊断明确后,刘秀梵赶紧将牛身上的农药清除,并打了解毒剂。

几天后,中毒的牛就康复了。“这是我毕业后第一次出诊,淳朴的农民不会用过多的话语表示感谢,只是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不肯松开。”刘秀梵说,从此以后,他对兽医工作更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的理解——给动物看病,是关系到农民能否过上富裕日子的一份事业。

1980年,刘秀梵被教育部选派去美国深造,先后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和美国农业部家禽研究所研修兽医生物技术。他回忆说,自己成天“泡”在实验室,“每天工作12~16小时,周末也不休息”。除了选修与兽医和医学有关的课程外,他还专攻“鸡马立克氏病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最终,他研制成功的鸡马立克氏病的单克隆抗体成为国际血清分型的标准试剂。

在回国不到3年的时间里,刘秀梵率先将单抗体技术应用于动物疫病研究和控制。他研制了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新城疫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禽流感病毒等7种病原体不同表位的单抗100多种。他的单克隆抗体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近些年,禽流感不时成为公众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其实,早在20多年前,刘秀梵就和“禽流感”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8年,H9N2亚型禽流感突然在全国爆发。刘秀梵带领团队在禽流感主要流行地区开展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了13个省市的病毒,进行系统分析鉴定和遗传发生分析,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疫情分析,都争分夺秒。半年后,国内第一个禽流感疫苗(H9亚型)诞生,并于2002年2月获得生产许可。此后几年间,这种亚型禽流感得到很好控制,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外,刘秀梵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VII株),获国家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

编辑:廖玺娇 审编:hm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