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肃南县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

 时间:2019-01-03 23:31:11来源:新华网

近日,一位牧民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皇城水库内发现两只白尾海雕,并由当地摄影家留下摄影资料。这两只白尾海雕体形硕大,身体健康,状态良好。据了解,这是肃南县有记录以来首次拍摄到白尾海雕的影像。

白尾海雕是大型猛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尾海雕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尾羽呈楔形,为纯白色。白尾海雕活动的海拔高度为2500-5300米,多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地。

据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营河自然保护站站长赵军介绍,白尾海雕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在皇城水库内出现过,且数量不少。但由于之后当地自然环境恶化、水域面积减少,白尾海雕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消失。近几年随着祁连山保护区内矿山企业关停、水电站退出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许多珍稀动物“失而复得”。

“白尾海雕主要以捕鱼为食,近年来当地水域面积不断扩大,鱼群充足,所以白尾海雕才会再次回来。”赵军说。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位于祁连山北麓,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资源主体,也是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的主战场。近年来,随着祁连山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野生动物栖息地人为扰动减少,各类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因而吸引了白尾海雕、大白鹭等国家珍稀动物。

编辑:唐仁凤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