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仓社会组织探索“医养融合”照顾模式

 时间:2017-07-12 17:34:02来源:太仓日报

□本报记者 邢智丰

早上7时30分,家住马家地园的朱老伯在家人的护送下,如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位于长春路上的太仓市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里很热闹,工作人员都很亲切,还把我照顾得这么好。”对于81岁的朱老伯来说,每天风雨无阻地到日间照料中心来活动,就跟回家似的。

朱老伯在市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已经呆了3年多时间。因为脑出血导致右边半瘫,3年来,他完全依赖轮椅行走,日常起居需要社工和家人的介助。“朱老伯的老伴感到力不从心,照护朱老伯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市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这一情况,今年2月,承接市日间照料中心的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社工们通过个案管理对朱老伯进行持续的需求评估,并积极探索“医养融合”式的社区照顾模式,在给朱老伯的老伴提供喘息服务的同时,引进有着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高级护理员,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提供一对一的康复护理工作。

“通过持续评估,我们的护理员发现心理惧怕成为影响朱老伯康复训练的关键,3年前他还能在家人的搀扶下自己行走,随着家庭康复工作的中断,他再也不愿意也不敢尝试自己行走。”市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卢文超介绍,护理员一方面依托康复辅具帮助朱老伯分解康复行走动作、矫正依赖行为和错误的肢体动作;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他建立支持网络。通过社工、家人、老伙伴们的支持,朱老伯从刚开始“我不行”到依赖辅具独立站立了两三分钟依旧执拗地答道“我不累”。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朱老伯的自信心慢慢找回来了,精神状况也越来越好,人也开朗了许多,以前很多事情都不敢尝试,现在都敢一个人去做,例如自己起身、短期行走等。

自2013年市民政局尝试引进社会力量承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来,在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截至2016年底,我市150个村、社区中,已经建立了100家日间照料中心,其中四成以上的日间照料中心由第三方专业社会组织运营,通过引入老年社工等专业为老服务人才,为村、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护、心理慰藉、娱乐活动等服务。

目前,市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其运营的市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常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内,针对部分老人的特殊需求,探索开展个性化的病后机体康复、慢性病自我管理等“医养融合”式的个案或小组服务。

“朱老伯迈出的每一小步,都是战胜自己,克服恐惧的一大步,也是我市日间照料探索‘医养融合’照顾模式过程中的一大步。”市民政局老龄科有关负责人介绍,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中心基地,也是探索“医养融合”照顾模式的前沿阵地,我市通过全面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与医养融合的政策体系,建立系统化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标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向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编辑:彭淑仪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