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联:建立最广泛最牢固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

 时间:2023-03-08 08:46:41来源:中国青年报

从2019年起,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持续围绕快递小哥等新兴青年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出提案建议,推动这一群体的相关政策加速跑。今年,“不断改革完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职称评定制度、人才培养使用制度、社团注册制度、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薪酬及激励制度、公租房制度等与新兴青年群体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等建议也出现在了全国青联的提案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不断巩固和扩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

今年全国两会,由全国青联提交的团体提案,专门针对“巩固和扩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提出建议。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有力量。历史实践证明,中华民族能否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取决于亿万中华儿女能否紧密团结在一起。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迫切需要各族各界青年团结起来,迫切呼唤建立最广泛最牢固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汇聚海内外中华青年团结奋斗的青春力量。

为此,提案建议加强对青年统战工作的整体统筹,“进一步加强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工作部际协调,整合工作资源,推动各部门有关青年统战工作的项目、载体、平台共享共用,形成合力”。

在全国青联开展的有关调研中,多位专家提到,青年统战工作需要理清边界、机理、逻辑,要聚焦重点领域,研究提出超常规举措,加强工作保障,多部门、多方面力量参与,共同献计出力。全国青联的提案也就重点领域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吉里尔布是第十四期“同心营”中来自全国各地56个民族的550名营员之一,他的家乡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木石落乡的一个“悬崖村”。“在党的关心带领下,悬崖天堑变成了幸福通途,我们和其他民族青少年一样健康成长。”当他走进黄帝陵参观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时说,“我们每个民族在这里寻根,更要在这里手拉手、心连心,集合出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就这样播撒进充满希望的心田里。

通过与近年来参加“同心营”活动的各民族青少年交流,全国青联发现,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在互动中学习体验,是引导青少年不断增进“五个认同”、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有效载体。为此,全国青联提案建议建设更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在现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加入相关教育内容。

与此同时,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由于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专业性、政策性强,基层青少年工作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本领恐慌”。针对这种情况,全国青联提案建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统筹编写各学段有机衔接的教材或读本,并将相关教育内容纳入师范类院校专业课程,以及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等教师队伍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特别是民族地区学校在凝聚青少年人心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助力港澳青年融入内地发展

90后罗伟特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大四时的一次社会实践,让他对“鱼菜共生”技术产生了兴趣。随后,罗伟特和小伙伴们在广东江门市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经过7年的努力,他终于建立起一个高科技蔬菜梦工厂,创办的“鱼菜共生”项目更是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同行的认可。罗伟特说,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了不同城市的优势和强项,各行各业的创业青年都能在这里成就自己的创业梦想。

如何助力港澳青年融入内地发展?调研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是港澳青年来内地发展的首选区域,但目前香港、澳门与大湾区内地9市还存在一些隐性壁垒,制约着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为此,提案建议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完善人才、知识、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完善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发展的政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大湾区港澳青年就业创业计划,建好用好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鼓励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工作发展。”提案建议,完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工作常态化联系渠道和协调机制,加大经费、政策、场所保障力度,促进大湾区青年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

促进两岸青年融合发展

提案建议畅通台胞青年往来通道,以福建为试点为两岸青年往来及台胞青年在闽停居留营造更宽松的政策环境,为首次来大陆的台湾青年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作为一名“新福建人”,来自台湾的小伙张舒福,因2015年的一次看似无意的考察,与平潭结下了不解情缘。“我一看到平潭的蓝天、白云、清澈的海水,就喜欢上了。”张舒福说。短短一年时间,他从不了解平潭,到爱上平潭的乡村文化,继而主动宣传平潭,并吸引台湾青年来福建创业。他决定一直留在平潭,在这块土地上做出成绩。如今,平潭成为两岸物流的主要通道之一。张舒福夫妻二人一起在这里投身电商和旅游行业,他们扎根平潭,再也舍不得离开,因为“闽台地缘近、血缘亲,平潭天蓝水碧沙滩白,和台湾很像,正是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的福地”。

同时,全国青联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受到教育、医保、住房、金融等方面限制,台湾青年在大陆发展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有台湾青年反映,尽管政策已经允许给台湾青年职工缴纳社保,但由于程序较为繁琐,削弱了企业招收台湾青年的意愿。

在系统梳理在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全国青联提出,完善台湾青年在大陆就业、就医、住房、养老、临时救助等制度保障,扩大台湾居民居住证应用范围,支持台胞子女在大陆接受教育与大陆子女同等对待,持续扩大大陆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台湾学生规模等意见建议,为台湾青年融入大陆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凝聚同圆共享中国梦的海外青年力量

在罗格斯大学留学的黄同学感到,“疫情以来,在美国生活的隐形压力越来越大,想要在这里生活真的很难”,特别是实习机会不足让他倍感压力。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华侨青年高同学认为,“现在国内对人才回流的态度是积极的,政策很吸引人,但我们获取利好政策的渠道有时是不通畅的”,大多靠一些机构账号来解读,难免不准确,希望“有组织能够帮助我们获取权威信息”……这些诉求都被全国青联调研组的同志一一记录了下来。经过反复研讨,全国青联提案建议,充分发挥共青团、青联、学联组织优势,为归国青年实习就业、回国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搭建海外人才引进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平台,打通海外人才同国内相关行业产业的联系渠道。

在记者采访中,多位全国青联海外学人华侨界别的委员谈到,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让中国故事、中国成就更加立体地展现在国际视野,海外青年和留学生群体义不容辞,可以充分发挥联动中西的桥梁作用。为此,全国青联还建议,坚持组织化和社会化两种渠道相结合,加大对外传播支持力度,培养在国际舞台上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的青年生力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WJ 审编:AD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