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杭漂族”的第二故乡

 时间:2020-01-09 09:54:56来源:浙江新闻

体验身份

邻里社区工作者助理

岁末年初,对家的思念在城市各个角落涌动,外来务工者的乡愁,犹如冬日的雨水,连绵悠长,点点滴滴地敲打在心头。

在杭州邻里社区,37岁的福建人杨闽华憧憬着,不久后一家四口搬到新房的情景。15年前,他告别故乡,只身来到杭州下沙,成为一名理发店的小学徒。梦想从此生根发芽。与梦想相伴的,还有融入城市的渴望,与无处安放的乡愁。时光流逝飞转,让他倍感幸运的是,这座城市让他的乡愁得以安放、梦想慢慢实现,异乡从此是家乡。

一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外来“追梦人”,如何让“杭漂族”安心扎根?如何让他们住下去、融进来?新年前夕,记者来到邻里社区,跟着党支部书记张敏华当了一回助理,体验社区工作日常,探索社区的治理密码。

“共享厨房”里的温情

大家的“家”,最是人间烟火味

这是我第二次来邻里社区采访,两年前,初识年轻的80后社区书记张敏华,对她的热情爽朗印象深刻。这次,一个电话过去,再次听到熟悉的清亮笑声。

“‘助理’快来!我这半年搞了个大事情,给居民准备了小惊喜。”张敏华在电话那头欲言又止,有些神神秘秘。

2019年12月24日,按捺不住好奇心,一早我就来到社区报到。

原来是装修大半年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要开张了!

远远见我,急性子的张敏华站在新大楼前招手。与两年前相比,这里完全变了样:占地1500平方米的“追梦广场”,儿童游乐设施、老年广场舞场地等一应俱全。

“这里不仅是办公地点,也是专为居民搭建的共享空间。居民随时都能来,就是大家的‘家’。”张敏华领着我走进党群服务中心,当起了“导游”。走过“最多跑一次”服务专区、青春书咖、亲子阅读区,她停了下来,“诺,惊喜在这里——‘共享厨房’!”

都说厨房是一个家的灵魂,厨房冒出的烟火味,就是温暖的家的味道。这个宽敞明亮的空间果然让人倍感温馨。“共享厨房”里,不用手洗的破壁机与豆浆机、无涂层蒸汽饭煲、防辐射电磁炉、解放双手的炒菜机器人、颜值超高的轻奢派锅,10多件崭新的厨具设备一应俱全。

正在这里体验“家”的幸福味道的,是来自江西的宿管阿姨郑彩莲。她带着3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在“共享厨房”里忙活着,把买来的蔬菜洗好切好放进自动炒菜机,短短一刻钟,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炒西兰花出炉。郑彩莲用手机拍下照片,连连说着:“真好真好,这下‘落胃’了。以后有机会,要叫大家来这里尝尝我做的家乡菜,热热闹闹聚一次!”

民以食为天。杭州话的“落胃”,说的是吃得舒心。在外打工,吃饭是头等大事。下馆子?太贵。在住处自己做?太麻烦。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很多时候吃饭都是草草解决,更谈不上要吃得“落胃”了。

这个“痛处”,老家在海宁的“新杭州人”张敏华深有感触。为了让居民吃得“落胃”,社区专门创办了食堂。这些年来,社区食堂历经多次改造,已变身为容纳28个店铺的美食城。从安徽包子到西北拉面,从早餐到夜宵,应有尽有。考虑到每年过年都有不少居民留守,社区丰盛的年夜饭一办就是14年。

“这么好的食堂,这么多美食,大家应该吃得很‘落胃’了吧。”“这共享厨房又是为谁准备的?”我疑惑地问。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也有变化呀。”张敏华听罢笑了,游子在外,最想念的不就是那口家乡菜吗?有时候小年轻们想约上老乡一起做饭聚餐,但宿舍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也没有合适的地方相聚,那怎么办?

今年老大楼改造,张敏华灵机一动:何不在里面添一处“共享厨房”?由社区提供场地,居民预约免费使用。让人欣喜的是,辖区企业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得知后,与社区一拍即合,约定共同打造“共享厨房”,并免费提供厨房电器。

张敏华介绍说,社区还有不少居家养老的独居老人,有的腿脚不便,有的牙口不好,社区义工今后也能在这里给他们做一顿营养又可口的饭菜。周末,宝妈们还能带孩子来做做亲子烘焙等,相信“共享厨房”能让社区居民更有幸福感和归属感。

12月25日上午,邻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开业,“共享厨房”果然成为中心最受欢迎的地方。“豆浆机好看又好用,还能自动清洗,太方便了”“这个破壁机做起饮料来声音很小,一点也不吵,太好了!”……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小小的共享厨房,成了这些“新杭州人”最温暖的慰藉。

安全头盔里的智慧

大家的事,众人拾柴火焰高

跟着张敏华在社区里转,是个体力活,忙前忙后,就像脚上踩了风火轮,有时候一个眨眼她就不见了踪影。这个“助理”真是不好当!

这天上午,一个社工突发流感请假,我便顶了上去,与其他人一起搬桌椅、布置志愿服务活动场地。午饭时间,才能坐下来喘口气。没有午休,随便扒几口饭,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对张敏华来说,是当社区书记以来养成的习惯。处理完手头工作,我向张敏华请教社区治理的心得。

“众口难调”,有“共享厨房”来搞定。可“百姓百条心”,社区事务千头万绪,如何解决?

“你有没有注意到,社区骑电瓶车戴头盔的居民比以前多了。”张敏华说,几个月前,劝导居民戴头盔对社区来说还是个大难题。2019年4月15日起,我省实施新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标准,对不戴头盔等行为予以严惩,但仍有人不以为意。邻里社区电动车数量众多,共有1300辆左右。“早高峰时每小时出入社区的电瓶车达300多辆,戴头盔的却不到20%。”

安全事大,平安是福。为了提醒大家骑车佩戴头盔,今年暑期,社区按照街道要求,在出入口设置语音播报器,反复播放警示语,并配备工作人员进行口头教育,但效果甚微,甚至有居民来投诉,说播放器太吵了,属于扰民。

怎么办?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

社区为此专门开了一个会。“播放器里的普通话字正腔圆,没有亲切感,居民被动参与,听久了容易疲劳。”会上,大家集思广益,有人提出让居民自己来当播音员,用家乡方言播报。于是,一段山东、重庆、河南、安徽、福建等地居民用方言录制的警示语,在邻里间传开了。

“很多居民经过时,还会停下来仔细听一听,会心一笑。有人还开玩笑:怎么跟自己家乡话不太一样?这方言不够地道啊。”张敏华说,方言播报加深了印象,治理效果好了不少。但还是有拒不戴头盔的。在大家的建议下,社区又有了新办法:既然都是在周边企业工作的员工,拒不戴头盔的,社区工作人员当即拍下来传给企业微信群。企业安全负责人认定后,再一对一进行安全宣讲。双管齐下,短短一个月,居民头盔佩戴率提高至70%以上。现在,记者在社区里观察,不带头盔进出的人很少见到了。

看来,社区工作更主要的还是脑力活!

社区治理大有窍门,特别是邻里社区,一万多人来自五湖四海,情况更复杂,治理难度更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社区干部几个人伤透脑筋,不如大家一起动脑筋。

张敏华介绍,早在3年前,邻里社区已建立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会议,社区、开发商、物业、企业、警务室等代表共同商议社区治理难题。

2019年11月,社区正式推行垃圾分类,各居民楼下垃圾桶减量,改成定时定点投放。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让社区里的“关键少数”慢慢统一了思想,提了很多好点子。不少居民对垃圾分类一时难以理解、无法适应,居民楼道长自告奋勇当起了垃圾分类劝导员。还有企业主动提出在宿舍设置垃圾桶,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不到半个月时间,试点小区垃圾总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故乡再造”里的光阴

大家的情,心之所托方为家

12月25日,党群服务中心启动当天,社区各项活动精彩纷呈,不停歇的冬雨没有浇灭居民们的热情。这天,我的主要工作是临时“摄影师”。一上午不断按下的快门,记录了“杭漂族”在异乡打拼奋斗的往事,以及一步步融入城市的故事。

3楼的志愿服务一条街,62岁的俞金禄正将老友写好的春联一幅幅挂起。眼看着社区里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老俞觉得其中也有自己一分力,脸上写满了社区“主人翁”的自豪和开心。

买菜、做饭、接孩子上下学……5年前,为支持女儿女婿事业,俞金禄从江西上饶来杭州照顾外孙女,成为城市的“老漂族”。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而在邻里社区,随迁老人逐年上升已达百人。

来杭州前,俞金禄是农村摇着拨浪鼓的挑货郎,一年到头走街串巷,算得上见过世面的人。听女儿说,她所在的小区菜市场、超市、理发店各类生活设施齐全,更想来一探究竟:“外来户”住的地方,真有那么好?

没想,刚到杭州烦心事就不少。“别看我现在普通话还行,刚来时发音都不标准的。”俞金禄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还是小事。离开故土,最怕的是孤单,白天孩子们工作读书去了,他想找人聊天都没个伴,“大城市邻里关系远不如农村密切,居民都是陌生人。”

放不下的城市,挥不去的乡愁。为打破外来人员与城市间的壁垒,2017年,邻里社区党组织启动“故乡再造”计划,联合辖区在职党员、企业、职能部门为青年居民、“小候鸟”“老漂族”等外来人员开展为民服务项目,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树立主人翁意识。

为了让俞金禄这样的“老漂族”找到“老友圈”,社区组织“邻居节”、重阳“百家宴”,引导老人们相互熟悉交朋友。通过社区活动,俞金禄不仅结交了新朋友,还主动担任楼道长,学会拉二胡后,更是成为社区文艺骨干。

社区还为青年居民建立“蓝领成长工程”,开设职业技能教育等课程,让青年人在家门口学知识长本领。此外,还建立心理工作室帮助青年居民做好职业引导、婚恋指导、人生规划。对于“小候鸟”们,社区发动企业及周边教育资源共同开展活动丰富的暑期培训班,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企业省心。

如今,像老俞这样三代人都在邻里社区安家的,越来越多了,真正是扎了根。“在这里,越来越有‘家’的感觉了!”在俞金禄看来,邻里社区已成为他在第二故乡的“精神家园”。一旁正在为居民免费理发的杨闽华深表赞同。

“当时出来打工年纪小,生活挺艰难的,从落脚到开理发店,社区和邻居们都挺帮的。”回首往事,杨闽华脸上的笑容很暖。

剪刀飞舞,光阴流转。15年间,杨闽华已成为一名资深理发师,在社区开了理发店,与常来剪发的衢州姑娘喜结连理,生了两个儿子,还在钱塘新区买了房。每次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做志愿服务是一种回报吧,我希望能尽自己的一分力,帮助新来的人在这里落脚,让他们心里更踏实,告诉他们有社区这个大家庭做后盾,遇到难事不要怕。”杨闽华说。

下午,党群服务中心里的人群渐渐散去,一楼的青春书咖走进一个身影。“小吴,你来啦!”张敏华远远看到打了声招呼。这个25岁的小伙子,是江苏徐州人,几年前住在邻里社区,后来因为工作太远搬了家,虽然离开社区,却改不了到这里看书的习惯。小吴说,这里对他来说,就是在杭州的另一个家,“我常回来看看,家的感觉很温暖。”

每年,邻里社区总有不少面孔来来去去。书咖对面有一面“乡愁墙”,是专为这些外来“追梦人”设计的。墙上左右两侧,用“LINLI”拼音组成了一个个小格子,左边放满的,是居民们刚来杭州时、随身携带的来自家乡的植物种子,右边摆放的,则是他们离开社区时留下的曾在新区企业工作生产的产品。这一面满满当当的墙,承载着这些“新杭州人”对社区的深情,正如中间那几个大字:“我人走了,却把心留在了这里。”

【治理锦囊】

社区治理就像做菜

张敏华

对我来说,社区治理与做菜有些像。社区就像厨房,虽说众口难调,但用爱用心做出来的菜总会抓住食客的胃。材料要用心选,烹饪方法要对路,定期听听大家的反馈,征集时髦新菜也必不可少。既要适合老年人的清淡少油少盐,也要满足年轻人的赤酱浓油,偶尔缺个调料还得四处用心去寻找。我们从居民需求出发,倾听大家的心声,为五湖四海的“新杭州人”打造一个“新故乡”——社区就是大家的“家”。

【助理手记】

“身融”更要“心融”

黄珍珍

你为什么选择来杭州?“杭州好啊,西湖美,城市美!”采访中,社区居民对杭州赞不绝口。从“人生地不熟”到真正融入“第二故乡”,有人还在“追梦”,有人已经安家。

在邻里社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杭州故事”。生活在这里的“新杭州人”很幸福,他们顺利融入了这个充满人情味的新家园,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融入社区的最终目的是融入城市。在日常生活中,“新杭州人”享有社区服务、参与社区管理,分享社区文明成果的过程,就是打破城市壁垒,逐渐融入社会的过程。近年来,杭州通过一系列措施,在居住、社保、医疗、就业、求学等方面消除“隔阂”,为“新杭州人”圆梦创造条件,让他们“身融”的同时,更能够“心融”。

贴心服务彰显城市胸怀。外来务工人员是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创造着城市的繁华,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也理应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感受城市的包容与美好。

编辑:chengfang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