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轰轰烈烈到润物无声——志愿服务这十年

 时间:2018-08-10 23:32:09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肖世尧、沈楠、朱翃、丁文娴

十年前的今天,伴随着奥运会开幕式的临近,天安门东侧的奥林匹克大家庭饭店人声鼎沸。当时22岁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李菊扎着马尾鞭,穿着蓝色工作服,正在饭店大厅里忙碌着。

和李菊一样身着“北京蓝”的奥运志愿者共有170万,他们活跃在奥运赛会和城市的各个角落,将北京变成了蓝色的“海洋”,让微笑成为最好的城市名片。被誉为“鸟巢一代”的他们,正是那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的重要缔造者。

李菊是“鸟巢一代”中的佼佼者,在32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后,她被选为12名志愿者代表之一,在奥运会闭幕式上接受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献花和致谢。如今回忆起这段经历,李菊反复重复着“感恩”这两个字。

“我是北川人,08年汶川地震我们家一共走了16位亲人,那个时候氛围特别的压抑。但是同时,每天我也看到很多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灾区。那我能做的就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名奥运志愿者,为奥运做一份贡献来回报大爱。”

2008年被称作“中国志愿服务元年”,灾难见证了中国人志愿精神的勃发,奥运会则在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性上树立了样板。李菊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进入中央财经大学团委工作,将志愿服务变成了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常年带领学生们参与各种形式各个领域的志愿服务。

从志愿者到“志愿者的志愿者”,李菊亲历了中国志愿服务的这一段发展历程。在她看来,十年间,中国志愿服务制度日趋完善,专业性逐渐增强,更令人感到温暖的是,它从过去的轰轰烈烈沉淀为现在的润物无声。

十年时间,中国的各层级志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国务院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从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志愿服务发展的方向和原则,确立了志愿服务的管理体制,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法治保障。同时,根据2017年首发的《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蓝皮书)记载,中国已经建立了规范的志愿者注册体系和服务时间认证体系,高校、社会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与各省区市的志愿服务平台直接接轨。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的服务保障能力同样有大幅提升,包括为注册志愿者提供志愿者保险,建立先进志愿人物评优等保障激励机制。

十年时间,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对口志愿服务。上海财经大学学生栾淋渝在支教过程就遇到过受限于专业的问题,作为文科学生的他无法给自己的学生提供一堂高质量的物理实验课。最后他们通过与同济大学学习理科的志愿者合作,为孩子们成功举办一届“科技节”。李菊所在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也倡导学生把专业成长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发挥他们在金融扶贫、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在全国各地每年数百场路跑活动中,职业医生担当起医务跑者和志愿者,为跑者保驾护航。志愿者们不再简单地依靠热情去服务,而是用智慧献爱心,有效地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十年时间,志愿服务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服务不再拘泥于形式,无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但怀揣着同样志愿精神的人们参与其中。根据中国志愿服务网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共有超过9300万注册志愿者和47万家志愿者组织,参与了超过百万个志愿服务项目。

李菊说:“它(志愿服务)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东西,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你关注它或者是不关注它的时候,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都在给我们这个社会当中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着温暖。”

更令她充满希望的是志愿精神已经深植于年轻一代。“我们那时候还是凭着兴趣去做志愿服务,但现在的学生们已经把志愿服务当成了一种责任,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一种担当。”

与此同时,白发志愿者也成为另外一道风景。82岁的军队退休干部蔡秀兰就是其中一员。她从2008年奥运会开始接触志愿服务,一干就是十多年。从辅导老年市民学习英语、环保督查、心理辅导,再到宣传志愿文化,即使罹患癌症她也没有停下脚步。现在,她已经奉献了24700多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在她看来,正是心中有爱并且付出爱,帮助她战胜病魔,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她新的事业。

蔡秀兰说:“2008年奥运会让我抓住机遇,找到了适合的位置,充实了人生。志愿服务值得干,值得好好干,值得一辈子干,我要影响更多的人,我要告诉他们,生命在于奉献。”

编辑:彭淑仪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