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服务可真贴心啊,办事方便,邻里关系也融洽,住在这里心里敞亮!”近日,在铁西区翟家街道宁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刚办完低保审核的佟阿姨笑着说。
年初以来,宁民社区搭建“民”文化特色载体,一系列惠民服务落地,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一幅“幸福满社区”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五社联动
微治理 输出高效便捷的“服务链”
“以后下雨再也不用担心满脚泥土了,社区倾听诉求、快速响应,为这样的办事效率点赞!”新鼎花园小区居民看着正在铺砖的党员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今年4月11日,在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涛带领下,社区自管党员、261公交车队党员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完成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地面的硬覆盖施工,解决了居民的充电难问题。
此前,该小区充电车棚地面为泥土铺设,雨雪天泥泞不堪,影响居民停放电动自行车充电。居民诉求被社区网格员反馈后,陈涛一直记挂在心。社区党支部主动对接党建联席单位,筹措方砖、水泥板、沙子等材料,最终实现充电车棚的能用、好用。
这是宁民社区以“五社联动”机制服务居民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宁民社区联系十余家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及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开展爱心义剪、上门助洁等服务82场次;发动在职党员、自管党员组建志愿者队伍,为特殊群体发放网格员联系卡52张,代买代办生活事务74件,让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温暖”。
红黄绿灯
齐守护 系好安定和谐的“平安扣”
为解决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难题,宁民社区建立“红黄绿灯”管理体系,通过科学评估分级、动态跟踪管控、整合多方资源,精准服务辖区104名精神障碍患者,对78名重点人员逐人研判、定制方案。
“社区的关爱让我轻松了很多,让生活有了盼头。”居民张先生感慨道。他曾因生活困顿,一度性情偏执,如今在社区的帮助下,他重拾生活希望。社区网格员陪他聊天,让他放下心理包袱,又为他捐赠衣物、送去物资。日复一日的关怀,终于打开了他的心扉,帮助他建立了积极认知,最终成功融入正常生活。
分级管理机制推行以来,宁民社区联合翟家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防治医生,为78名重点人员完成入户体检,解决问题33件。精准服务控制了患者病情,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分级管理的精度与人文关怀的温度,系好了社区安定和谐的“平安扣”。
邻里联结
筑家园 打造亲民和善的“舒适圈”
宁民社区党支部从空间共建入手,激活邻里互动氛围。党支部汇集居民自治力量,将闲置空地改造成“共享花园”。如今,“共享花园”由党员认领为责任区,成为“调解议事角”,在其中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收集并落实意见22条。
以党群活动中心为阵地,通过多样化活动,宁民社区让“亲民和善”理念落地。“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活动联合曹家中心小学和沈阳工业大学环化学院,解决了家长看护难题,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传统节日里,老幼共同动手做花灯、煮汤圆、包粽子,举办邻里市集,开展便民服务与情感交流,吸引数百名居民参与。这些有温度的活动,让不同群体熟悉彼此,让社区成为充满温情的大家庭,邻里和善的“舒适圈”越画越大。
如今的宁民社区,为民服务覆盖各个角落,居民办事便捷、生活舒心、邻里和睦、环境宜居。陈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细化服务措施,让服务更精准、暖心,让居民住得安心、开心、舒心,让幸福在社区‘满格’。”
编辑:殷鹏晖 审编:益审核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