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社区家长学校 让学习幸福每个家庭

 时间:2020-08-08 13:16:43来源:环球经济资讯

“我是德胜少年宫的主任,同时也是德胜社区家长学校的校长,每周六下午2:00社区家长课堂准时开讲,想了解本次课堂内容和下一期讲座概况,请关注微信平台……” 这是德胜社区家长学校校长荣飞雪在每周公益家教讲座上的开场白。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推行家庭教育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家庭教育 迎来春天

当今时代不同,父母们面对的是个性化、信息化时代的“熊孩子”,于是现代父母就面临着三个难处:盲目、茫然、忙禄。没目标,缺方法,人云亦云,一片忙碌而无序,而解决这些,出路就是给家庭教育者祖辈、父母提供成长的机会和指导,家长学校就承担了这一重任,北京西城区德胜社区家长学校的开办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5年,德胜少年宫在西城区政府和西城区教委的指导和德胜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下,开办了德胜社区家长学校。学校始终坚持以“学习滋养人生,学习幸福家庭”为目标,坚持每周为辖区内全体居民开设公益家教讲座和系列亲子活动,两年来,已在德胜地区家长中逐渐形成影响力。

“每周六的公益讲座,周二报名信息一发布,名额很快就报满了,讲座场场座无虚席,甚至讲座结束后一两个小时,家长们仍然会迫切地追问专家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德胜社区家长学校主任贾旭姗和记者说。

家庭教育 重在融合

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家长学校有利于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据了解,德胜社区家长学校两年来举办了以《如何与孩子进行高效沟通》、《幼小衔接》、《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等为主题的多期系列讲座,聘请北大家教课题组专家及北师大、首师大等资深家庭教育专家进行讲解,为家长提供亲子沟通、幼小衔接、隔代抚养、青春期教育、性别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提高孩子注意力及学习能力训练、升学问题等多方面指导,力求引导家长改变家庭教育的误区,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进一步配合学校教育,让家长和学校形成有效合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家长学校的管理上,我们实现‘双向网络管理’,即学校的家校网与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功能相结合,实时发布课程内容,掌握报名情况,通过系统管理了解家长需求,并及时与专家沟通,解决家长问题。真正使学校做到‘有组织、有质量、有方法、有落实’的‘四有式服务’,为社区家长的学习提供最大便利。”德胜社区家长学校校长荣飞雪说。

“作为一名家长,我们太需要学习了,我们太需要充电了!而德胜社区家长学校每周的公益讲座,真的是在为百姓办实事,为家长解燃眉,不仅为我们搭建了深入学习的高效平台,而且还为我们和孩子创造共同成长的机会。今年我报名参加了成人吉他班,希望通过音乐与孩子一起成长、用终身学习构筑我们的幸福小家。”北京西师附小家长代表王文仙说。

家庭教育 任重道远

“从事教育20多年,做家长教育十多年,讲座上千场,足迹遍及全国各个大中小城市,见到太多的家长处于困惑迷茫之下,他们太需要帮助和引导,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众人的力量,政府的力量是巨大的。从智慧家长大讲堂到现在的学生生命教育,德胜家长学校每周都会给社区居民提供一系列的主题讲座。俗话说开始做一件事难,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更难,但德胜家长学校做到了,不仅做到,不仅坚持,而且还越做越细致,越做越有自己的体系,这是德胜社区居民的福音,更是我们教育者的骄傲。”北大家教课题组客座专家陈艳说。

家庭教育的路一个人走会很难,但一起走就不孤单,西城区已经走在前列。社会不仅关心孩子的发展,更加关心幸福的家庭的构建和维系。我们期待更多为家长服务的社区学校能够建立,让家长把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与孩子共同成长,让学习幸福每个家庭。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德胜少年宫开办社区家长学校和公益讲座。图为德胜社区家长学校校长荣飞雪在公益家教讲座上发言。图片由德胜少年宫提供,千龙网发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德胜少年宫开办社区家长学校和公益讲座。图为德胜社区家长学校所在地德胜少年宫。图片由德胜少年宫提供,千龙网发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德胜少年宫为周边居民开办社区家长学校和公益讲座。图为德胜社区家长学校公益家教讲座现场。图片由德胜少年宫提供,千龙网发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德胜少年宫为周边居民开办社区家长学校和公益讲座。图为前来听讲座的家长们准备的听课笔记本。图片由德胜少年宫提供,千龙网发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德胜少年宫为周边居民开办社区家长学校和公益讲座。图为公益讲座上家长们认真做笔记。

编辑:周雨婷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