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合阳:着力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

 时间:2021-01-15 22:55:11来源:合阳文明办

温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舞蹈、戏曲、快板、歌曲、花花等各种艺术轮番展演、异彩纷呈,800平米的宽阔场地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人们拿起手机竞相拍照摄像、记录瞬间,诙谐的表演让人不由自主地捧腹大笑、快乐不断。这是12月10日下午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王村镇坊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个激动人心的场景。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对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

近年来,合阳县按照“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抓点带面,辐射延伸”的思路,深化思想认识、狠抓阵地建设、精心策划活动、持续壮大队伍,实现了基层阵地的网格纵横,志愿服务的异彩纷呈,理论宣讲的润物无声,很好地发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规训功能、教育功能和实践功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已然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连心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奠基石”,助推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促进乡风治理的“金钥匙”。

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把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思想脉搏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走好群众路线的平台载体和有效路径。合阳县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抓手,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要内容,与其他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导、同推进;县上及时调整了县文明委组成人员,把县政府主要领导纳入其中,增强了文明委的组织协调能力;借机构改革之机设立县文明实践中心,定编10人,设主任副主任各1名,适度增加经费投入;文明委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2020年先后召开文明委(扩大)会7次,学习政策理论,听取专题汇报,解决存在问题;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建立周汇报、月排名、季讲评机制,强势推进;先后组织镇村(社区)书记赴兄弟县市,学习先进经验,推动工作进展,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赶超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方向,发展的动力,坚实的支撑。

领导观摩合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项目扶持,示范引领,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网格阵地

阵地建设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基础依托。合阳遵循“鼓励整合、倡导改建、支持新建、统一规范、兼顾特色”的原则,累计建成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82个。

盘活资源,联通共享。结合五大重点任务,在全省率先提出党员教育大学堂、技术培训大课堂、道德法治大讲堂、文化活动大礼堂、村民议事大会堂“五堂合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理念,盘活闲置资源,实现功能互享。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选址,与融媒体中心、文化旅游局、图书馆、文化馆同地同楼,毗邻天合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距县档案馆咫尺之遥,投资400万占地1000平方米,涵盖时代新声接待大厅、道德银行、好人馆、诗经文化馆、志愿服务中心、文明实践调度中心、我们的节日等功能板块。建成以来,先后组织了“让道德引领我们前行”、脱贫攻坚书画摄影展、全国诗经隶书作品展、“学习好人精神 弘扬文明新风”等主题活动,4万余名群众先后在此接受道德洗礼,获取精神食粮。

图为:中小学生走进好人馆接受道德洗礼

 

项目支持,加大投入。县上千方百计克服财力紧缺困难,出台了村(社区)文明实践站暨乡村文化大礼堂建设奖补政策,拨付到位1600万奖补资金,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证。

合阳县坊镇乾落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点面结合,示范引领。注重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确定了以县中心为原点,以合洽路、108国道、沿黄路、王皇路等县乡主干道为轴线的4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带,建成路井、黑池等6个文明实践所,城关白灵、坊镇灵泉、黑池镇南社、新池镇韩庄、路井镇新民、王村镇坊社、金峪镇解庄、百良镇岔峪、同家庄镇如意、洽川镇莘野、和家庄镇七一、甘井镇城后等个76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其中精品示范所站24个。精心打造了档案馆、初心公园、东宫城县委旧址党史教育基地、杨荫东故居等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中心所站互联互通,点面结合交错纵横的网格化文明实践阵地初具雏形。

聚焦中心,注重内涵,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合阳品牌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最有人文温度、最有价值体验、最有道德情感的热词,志愿服务项目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效载体。

坚持聚焦中心策划项目。聚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策划组织了“车让人人守规”志愿劝导、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文明城市创建“啄木鸟”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其中,交通志愿劝导从7月份开始到现在,22条路段20个十字口,每天四个时段都有志愿执勤;先后组织3次“啄木鸟”行动,60多名志愿者上街道进小区,收集反馈、督查整改问题320个;组建脱贫攻坚志愿宣讲团,巡回镇村宣讲100余场次;组建12支山水生态志愿服务队,常态开展河流山川周边志愿环保,充分发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实践功能。

书画志愿者为群众义写义画家风家训作品。

突出思想内涵策划项目。将理论传播和惠民服务相结合,打通群众心理学理道理上的“最后一公里”。寓宣传教育于志愿服务,组织老教师、老干部、农村文艺人才,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题材创作快板,编排文艺节目,下乡进村巡回展演;在重阳节孝老爱老活动中融入“支书领诵村规民约、志愿献唱红色经典、楷模分享道德故事、礼(奖)品植入家风家训、弘扬激励义举善行、推荐表彰道德楷模”等议程内容;利用农村红白喜事办理之机,在婚仪中为新人讲授家风家训,组织自乐班献唱红色经典曲目。在丧礼中对“孝子孝媳披红夸孝”;去年春节前夕,组织楹联协会会员精心编写政策理论、家风家训春联116副,组织政策家风春联下乡活动,为群众义写春联4万余副。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感到理论真正解渴管用,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彰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规训功能。

着眼常态长效策划项目。结合疫情防控和文明城市创建需求,在宾馆酒店、商场超市、景区景点等“窗口”常态设置志愿服务岗,提供信息咨询、线路引导、应急药品等服务。围绕党建“留心护根”工程,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了扶贫助困、邻里互助、保护环境、普及法律、传承文明等“五色花”志愿服务活动。12个镇街志愿服务队6500名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融洽了党群关系,展示了党员风采,推动了文明进程。

围绕培育新人策划项目。精心设计文明城市创建“十百千万”(十大文明行动、百名先进表彰、千名标杆树立、万人志愿行动)工程载体,着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截止目前,4人获评中国好人(国家道德模范),14人获评陕西好人(省级道德模范),36人获评渭南标杆(市级道德模范),743人获评县级道德模范(美德少年)、合阳好人(标杆),弘扬时代新风,凸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教育功能。

志愿者关爱帮扶留守儿童。

红帽子、红马甲、红袖章、红旗帜,移动在眼前,挥动在空中,穿梭于合阳城乡的大街小巷,鲜红的色彩拉起了一道道文明的风景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文明礼让、孝老爱亲的新风吹遍了古莘大地。

强化培训,壮大队伍,抒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最美答卷

志愿者素质决定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合阳坚持打造高素质的志愿服务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文化建设提供道德滋养,为乡村治理提供法律援助,为生态建设提供环保智慧。

注重两个层面强化培训。党委宣传干部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指导员。以中省市文件为主要内容,对100余名宣传干部进行多次轮训,面对面传授,手把手指导。聘请专业人士,对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模拟测评、疫情防控宣传排查消毒执勤等活动的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服务要领,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高效开展志愿服务。

采取两种方法壮大队伍。结合五大任务,教育引导,组建了模范事迹宣讲团、文化艺术巡回演出团等专业志愿服务队18支。紧抓疫情防控对志愿服务的需求和呼唤,因势利导,组建镇村志愿服务队218支,招募志愿者3205名。

探索两条渠道嘉许激励。一是荣誉激励。大力推荐评选最美志愿服务组织、项目和志愿者。飞扬公益服务中心参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青年志愿者协会受到省级表彰,花园、泰山两个社区获评全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王莉、王菊芳、徐景刚等8名志愿者受到省市表彰;二是资金嘉许,采取“财政拿一点,企业捐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落实志愿嘉许制度,激励更多人自觉参与志愿服务,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文明合阳的最美答卷。

 

新时代文明实践关键在“新”,落脚在“实”。多年的探索尝试,合阳新时代文明实践硕果累累:2020年9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接受中央文明办测评;电力公司、新池镇北顺村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村),第四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单位,县财政局、教育局、合阳中学、城关街道白灵村等单位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校园、村)荣誉称号。

新时代要展现新作为,新时代要有新梦想。2021年,合阳县将在省市文明委(办)的精心指导下,紧扣阵地、队伍、活动等要素建设,聚焦“理论宣讲、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服务、移风易俗”五大重点工作任务,守正创新,注重融合,示范引领,全面推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和道德力量,努力谱写合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追赶超越新篇章!(合阳文明办 通讯员 张二赞)

编辑:郭建家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