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赴四川广元看望慰问全国道德模范

 时间:2020-01-16 12:04:46来源:四川文明网

中央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为陈光英一家送上帮扶慰问金。

1月14日,受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委托,中央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一行专程来到四川省广元市,看望慰问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罗玮、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陈光英。

“新年好!提前向你们拜年啦!”中央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一行先后来到陈光英和罗玮家中,转达了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问候和新春祝福,并代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分别送上帮扶慰问金。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龙镇红光村村民陈光英,10余年来悉心照料因意外摔伤而高位截瘫的儿媳,独自一人料理家务、打理庄稼,用年迈的身躯撑起命运多舛的家庭,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好婆婆”。在陈光英家中,中央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详细了解了陈光英的身体和生活情况,与陈光英及其儿媳、孙女亲切交谈,嘱咐她们要保重身体,并勉励陈光英珍惜荣誉,发扬苦干精神,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对我的关心和关怀。”陈光英表示,自己将一如既往地用勤劳的双手,照顾好儿媳,照料好家中事务,继续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身边更多人崇德向善。

中央文明办慰问组一行看望陈光英瘫痪在床的儿媳。

中央文明办慰问组一行看望罗玮。

中央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为罗玮一家送上帮扶慰问金。

2005年,19岁的广元女孩罗玮将自己一半的肝脏无偿捐献给素不相识的廖红霞,为陌生人捐肝的义举曾经感动中国。作为中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的第一人,她相继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在罗玮家中,中央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关切询问罗玮的身体状况,了解她的家庭情况,鼓励她继续保持荣誉树立典范,继续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我只不过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没想到会得到党和政府这么多的厚爱与关怀!”罗玮表示,作为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80后”,自己享受着和平、幸福、快乐,就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社会,“未来我会继续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为新时代增光添彩。”

“德者应有所得,好人应有好报!”中央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像陈光英、罗玮这样的道德模范典型,是全社会的精神财富,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彰显了党和国家对道德模范的尊重爱护。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的重要批示精神,要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道德模范高尚品格,引导人们向道德模范学习,积极帮助道德模范解决实际困难,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四川文明网 图/文 杨文娟)

相关评论

在2020年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慰问组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分赴上海普陀区、云南昭通、西藏阿里、四川广元、重庆荣昌、广西南宁、内蒙古包头等26个省(区、市),登门看望慰问48位生活困难的全国道德模范及其家属,并送上帮扶资金和新春祝福。

春节前夕走访慰问和帮扶道德模范,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规定动作”,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道德模范的尊重爱护,是一种暖心的务实之举,向全社会表明了党中央的鲜明态度,传递了“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理念。这让全社会都清楚地看到,党中央没有忘记道德模范的无私付出,没有忘记他们给全社会带来的精神力量,这必将坚定中华儿女崇德向善的信念,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好人的行列。

道德模范是新时代的精神旗帜,是新长征路上的道德标杆。他们以大爱义举和善行执着,生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以倾情奉献的精神在全社会领唱“善行之歌”,以朴素的情怀展现了人性大美,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无私无畏的善举,让全社会有了可见、可感、可知、可学的道德楷模,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社会风尚。他们理应得到社会的崇高礼遇和真诚呵护,这是文明社会应有的姿态。

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关爱帮扶道德模范、走访慰问道德模范……近年来,随着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慰问组分赴各地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全国各地也掀起了关爱道德模范的热潮,各地纷纷制定出台帮扶和礼遇道德模范的实施办法,从物质上帮扶补贴,在精神上鼓励褒奖,涵盖日常生活、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温暖务实的政策回应善意,激励善行,在全社会弘扬了社会正气,促使整个社会的道德素养、文明程度不断攀升。

礼遇帮扶道德模范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关爱呵护模范的温暖务实之举,在全社会唱响了“让德者有得”的时代主旋律,彰显了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的飞跃。

编辑:卜元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