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1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

 时间:2020-04-24 22:10:22来源:新华网

#(环境)(6)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

4月22日,市民将中华鲟放归长江。 当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一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对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再做补充。 新华社发(肖佳法 摄)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侯雪静)记者22日从三峡集团了解到,10000尾子二代中华鲟在湖北宜昌成功放流,这是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第62次中华鲟增殖放流,也是放流子二代中华鲟数量最多的一次。

“本次放流的中华鲟实现了‘中青幼’结合,包括2009年至2019年间的5个年份梯队。”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水生生态研究室主任姜伟说,“这有助于丰富野生中华鲟年龄梯队、提升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等。”

据了解,中华鲟放归长江后,三峡集团将借助声呐追踪系统开展放流中华鲟洄游监测。在完成此次监测后,三峡集团将于今年首次探索开展放流中华鲟海洋生活史研究,以便更好地评估中华鲟的野外生存状态。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三峡集团自1984年起,每年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从未间断。今年,中华鲟放流活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不组织现场仪式,不邀请志愿者和市民参与,避免人员聚集,在确保“零”风险的前提下,完成各项放流工作。

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表示,中华鲟保护是三峡集团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的重要举措之一,三峡集团要在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三峡集团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503万尾,放流子二代中华鲟28000余尾。

#(环境)(1)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

4月22日,中华鲟从放流通道滑入长江。 当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一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对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再做补充。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环境)(2)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

4月22日,工作人员将中华鲟倒入放流池。 当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一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对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再做补充。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环境)(3)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

4月22日,中华鲟从放流通道滑入长江。 当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一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对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再做补充。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环境)(4)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

4月22日,工作人员在放流中华鲟。 当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一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对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再做补充。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环境)(5)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

4月22日,工作人员将中华鲟倒入放流池。 当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一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对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再做补充。 新华社发(肖佳法 摄)

编辑:丁明辉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