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火了!”
“快救人!”
“快报警!”
9月24日下午2点半左右,杭州新华路51号小区道路,浓烟滚滚,过路群众纷纷驻足,更有心急的群众喊了起来。
正在这时,长庆派出所民警沈宏正好经过,见状立即组织围观群众疏散,并朝浓烟中心跑去查找火源。
浓烟非常大,同时有化学品刺鼻的味道,沈宏发现有机器轰鸣的声音,循着声音走去,发现是虚惊一场。
原来,绿化养护人员正在进行病虫消杀,烟是因为消杀过程药物挥发造成的。沈宏随即在现场对操作方进行了告诫,要在操作前进行公告通知。在场群众在得知真相后,对沈宏的快速果断处置报以掌声。
对于今年36岁的沈宏而言,替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他从警以来一直所身体力行的。
1】如何让老小区居民换掉旧锁,他直接当了一回“小偷”
王马社区。东清巷。
梁阿姨紧紧握着丈夫的右手上,依稀可见的青筋。她的双眼,却紧盯着已经锁上的入户门。
门外传来声音。
“咔咔咔……”
6秒钟后,门被打开了。
“我就说你家这门锁不牢靠吧,一下就打开了!”
东清巷是杭州市中心的一条小巷子,附近住着许多老杭州人,房子都上了岁数。
“老房子装破锁,太不安全。”那个6秒钟开门的男人不是小偷,而是长庆所的社区民警沈宏。
他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触动了老小区居民们的防范之心。不到半个月,就有69户换了门锁,自己有了防范意识,生活也多了一份安全。
这样机智创新的法子,正是沈宏的拿手好戏。
因为与时俱进的社区管理思路、层出不穷的社区管理办法,沈宏成了社区里的网红民警。
沈宏率先创新推出了“沈Sir工作室”,结合辖区实际及工作经验牵头实施,使小小的十个平方流动工作室发挥了一个普通警务室无限大的影响力。
2】4个月报警30次的一对母女,最终被爱感化
“她只知道一天到晚忙生意,一点都不关心我……”
“女儿太不听话了,作业不好好做,还天天跟我吵!”
“日子没法过了,我要去寻死……”
2019年初,一对母女在4个月里相继报警30次。这是个单亲家庭,本该母女俩相依为命,她们却因为家庭琐事,闹得不可开交。
40来岁的母亲王欣(化名)说,女儿太不听话了,学习不上进,每天捧着手机、pad,作业也不做。而女儿小芳(化名),对妈妈也有很多抱怨:“她每天忙着做生意,根本不管我。除了给我吃,别的什么都不关心。”
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火上浇油。母女两的矛盾不断升级,女儿甚至还割腕自杀,想用极端方法,让母亲瞧瞧。
沈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没有直接去找这对母女,而是先去找街坊邻居们聊天了。其实,这对母女都是嘴硬心软的人,表面上互相看不顺眼,心底还是很在乎对方。
“她们两人有了心结,需要专业人士的支持。”沈宏求助了下城区的妇联,邀请市妇联合欢心理咨询陈淑芳主任一起,与这对母女聊聊。
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母亲王欣卸下了防备。
“我怕她不好好学习,耽误了一生……”她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话语间充满着愧疚和自责。
而细心的沈宏将母亲的内心独白录了下来。当小芳听到录音后,嚎啕大哭。这么多年,这是她第一次用心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
带刺的女儿也卸下了防备,向沈宏诉说了自己对母亲的种种。
面对母女对自己的感激,沈宏只提了一个要求:请两人当面倾诉对彼此的关心和爱。那一天,母女抱头痛哭了很久。就这样,两人从报警走到了“抱紧”,由“愁”人变回了亲人。
沈宏说:“社区警务工作需要创新,更需要的是面对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耐心和爱心。”
为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沈宏将专家请到了自己的警务室,在吴牙社区警务室成立了“合欢工作室”。
他始终相信,用真心这把钥匙,终能打开社区群众的心锁。
3】发动一个“神秘组织”,战斗力逆天
吴牙社区是典型的“市中心社区”,有着鲜明特点。小区密布、居民集中,区域内单位也很多,外来人口约20%,还有不少外籍人士。管理内容复杂,不断给辖区公安机关带来考验。
用社区民警沈宏的话说:“光靠民警力量还不够,只有大家行动起来,才能真正长治久安。”于是,一群“神秘组织”行动了起来,成为沈宏身后最给力的支持,堪称社区“FBI”。
下面的小案例,就很能说明这个“神秘组织”的战斗力。
有位房产中介的老板,有一个科研梦。为了让自己的电动车能续航更久、动力更强劲,他需要更多的电瓶来做实验。
可是电瓶哪里来呢?偷呀!今年1月下旬,他深夜带着助手,接连两次对共享电动车下手。路面监控拍下了这一幕,可是没人认识这两位夜间行动的蟊贼。
“他是谁?”沈宏在群里发布了照片。很快,他收到了“神秘组织”成员的信息。房产中介的老板被警方找到了。
春节期间,正在路上行走的男子被“神秘组织”成员围堵。男子懵了,是便衣警察吗?不像啊!显然,这些将他团团围住的人是有备而来的,他们手上拿着男子的照片。
当然,男子很快被送进了派出所,因为他偷了电动车。
这样的事,在吴牙社区还有不少。
2017年1月,沈宏在吴牙社区成立了以周志良、翁荣生等居民骨干为核心成员的社区安全委员会。通过长庆派出所与社区群众建立警民联动机制,让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平安创建等各项事务。
如今,这个“神秘组织”安委会的成员已从原来的15名发展到了90余人。他们平均年龄已超过60岁,却仍保持着24小时在线的精神状态,每天坚持早中晚巡逻一次,每月坚持对楼道内灭火器检查一次,每半年对出租房走访一次。
沈宏说:当了七年社区民警,我只是坚持做了三件事,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这是我的初心所在,更是我的使命担当。
编辑:祝玉娇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