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根拐杖,蛮有意思的,有定位,能通话,还可以管理健康数据。”湖南省长沙市阳明山庄社区科普馆里,几位老人饶有兴致地试用新产品。这款由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团队发明的“智能拐杖”,去年在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一等奖,并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不久,项目就从一纸发明变成了投放到社区试点的实体产品。 这得益于湖南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实现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成果迅速转化的有关举措。2018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新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89个,全省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成果孵化项目1036个,获得启动资金3000万元,转化项目264个。 从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叠片工凌伟,一面在企业里学技术,一面接受学校的跟踪培养,迅速成长为变电设备高级技师,练出一手“叠片”的精湛技艺。他能把10万多片硅钢片叠起来,高达1.7米,底部到顶部的误差能够控制在0.5毫米以内,远低于2毫米的行业标准。 湖南湘绣城企业集团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因生产能力不足,一直受到限制。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集团量身打造“湘绣城班”,采取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湘绣技能人才120名,及时解决企业困境。“院校培养的湘绣人才,为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集团总经理曾应明说。 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促进产教融合,湖南一方面鼓励职业院校主动与企业对接,工学结合,改进培养方式;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定向释放用工需求。目前,湖南高职院校已与1230余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与125家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共建“湖湘工匠”培养基地764个、员工培训中心120个、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38个,有效构建起校企人才培养输送机制。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28日 13 版)
编辑:夏章鹏 审编:jun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