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法律夜市”志愿服务进社区

 时间:2019-04-05 22:36:36来源:快资讯

2019年1月15日,嘉祥县把开展“法律夜市”活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出台制定了《嘉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自3月22日起,至10月11日,每周一期,组织公证员、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执法人员等群体,利用晚上7点到9点时间,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现场群众咨询、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治文艺演出、参与法律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大社区、大村居全面推进“法律夜市”志愿服务项目建设,打造“无缝隙”普法宣传新模式,着力构建普法志愿服务活动新常态,进一步引导村居、社区群众自觉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意识和行为准则,让法治精神成为全民信仰,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

“现在是法治社会,不懂法是不行的。今天的‘法律夜市’活动真是太好了,不但给我们送来了法律服务,还给我们发放了很多法律宣传资料,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到法律和生活安全知识,还能在现场咨询。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意识到学习法律太重要了,以后要主动学习法律、积极学习法律。”2019年3月22日晚,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嘉祥街道孔庄社区居民杜大爷在“法律夜市”现场告诉笔者。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法治观念,3月22日晚,嘉祥县2019年度首场“法律夜市”志愿服务活动在嘉祥街道孔庄社区拉开帷幕。活动中就妇女权益、公证、食品药品安全、邻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开展咨询帮扶,吸引了孔庄社区、北杜庄社区、满庄社区及附近群众1000余人参加。现场,有的工作人员发放宣传资料,有的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群众咨询,还有的工作人员现场开展法治讲座……

“我想问下,我有一双儿女,女儿孝顺,我写了份遗嘱,想死后把财产留给女儿,请你们帮我看看这样写行不行啊?”“我想购买二手拆迁安置房,没有房产证,拆迁户说五年后就能办理了,这个事情能公证吗?”……嘉祥县司法局公证处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回答每一位社区居民咨询的问题,并结合在场居民不同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小朋友,横穿马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要走斑马线,不能闯红灯!”在夜市活动中,人气最高的项目当属法律有奖知识问答游戏,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和家长的参与。嘉祥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说,法律有奖知识问答游戏结合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各类安全常识,让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轻松学到平安知识,还能赢取精美的平安宣传小奖品。孔庄社区居委会还自发组织广场舞队进行表演。同时,工作人员还通过添加微信公众号送奖品的方式,让现场群众直接参与进来。

“这个活动很好,向现场群众普及法律、扫黑除恶、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庭生活安全等知识,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法开展普法进社区,希望今后多组织类似活动,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学法、用法意识。”孔庄社区一社区干部高兴的说。

嘉祥县司法局负责同志告诉笔者,“七五”普法以来,嘉祥县司法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2018年5月,搭建了法律服务群众的“鹊桥”——“法律夜市”,进一步拉近了司法行政机关与村居(社区)居民的距离,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2018年,全县2万余人参加“法律夜市”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向群众普及了法律知识,而且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2018年12月,“法律夜市”志愿服务项目,在山东省2018年度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中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等13个部门推选为“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法律夜市”是一个流动的法律服务平台,一个流动的法律援助中心,一个流动的公证便民站点,一个流动的法治宣传窗口,是嘉祥县创新普法形式、拓展法律服务、提高普法知晓率的有力举措之一。在“法律夜市”,村居(社区)居民可以就近咨询法律相关问题、就近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就近咨询公证相关事宜、就近接受普法宣传,让村居(社区)居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编辑:刘建柱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