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学派之辉煌

 时间:2019-03-20 22:13:16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编者按: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一直致力打造“中国动画学派”,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老师认为,打造“中国动画学派”离不开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将《中国动画史》设置为动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课程回溯了近百年来中国动画的萌芽、发展、壮大、辉煌、低谷、寻路的历程,重点重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动画学派辉煌时期的作品及艺术家的探索之路。

  同学们在课堂上获益匪浅,写了不少心得文章,在此选登一篇。

  绝美姿态

  上世纪在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经典动画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借鉴了中国戏曲、民乐、剪纸、皮影戏、水墨等传统文化元素,最为明显的,当属我国首创的水墨动画。水墨动画与一般的动画不同,那种透着水墨画晕染的美感,充满着中国画独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气韵。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了四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山水情》,个个堪称经典。

  当时,阿达(徐景达)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一名美术导演。有一天他洗脸时,发现盆底的齐白石水墨画中的图案在盆里的水流动时仿佛活了起来,萌生了把水墨画做成动画的想法。

  1960年2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了由阿达负责人物和背景设计、吕晋负责绘制动画、段孝萱负责拍摄和洗印技术的试验小组。历经3个月,短片《水墨动画片断》试验获得成功。

 

  1961年7月,《小蝌蚪找妈妈》制作完成,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水墨动画片创作成功。

  除了最经典的四部水墨动画,不得不说的还有尝试用“拉毛”剪纸新工艺制作的水墨风格剪纸片——《鹬蚌相争》。由于摄制一部水墨动画片很不容易,花费时间大,制作流程复杂,成本极高,若用剪纸片的摄制方法拍出水墨艺术的效果,便能省下许多繁琐工序。

  塑造了大名鼎鼎的“葫芦娃”的胡进庆先生首先试用在毛边纸上画颜色,使之产生国画的浓淡、晕化的韵味,然后沿着轮廓边缘撕下来,再组装成型。特殊的“拉毛”工艺能直接在造型的边缘产生水墨晕染效果。这种拉毛工艺成本低,简简单单两张北京冬天糊窗户的坯纸足矣。胡进庆老先生说在鹬的脖子上,有三四十个拉毛的小圆圈聚在一起,用头发丝一样的尼龙丝串起来,在拍摄的时候可以动得非常柔和。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角色有强烈的质感和墨象之美,与水墨风融合得完美无缺。

  历史浸润

  《九色鹿》是中国动画剧本中凸显民族气质的好作品。

  《九色鹿》讲述的是九色鹿经常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在帮助过弄蛇人后,弄蛇人向国王告密出卖九色鹿,九色鹿用神力化险,弄蛇人受到应有报应。

  九色鹿能开山分海,长鸣则百花盛开,春回大地,它对每一个生灵心怀尊重,为任何生命的逝去感到悲伤。九色鹿所在的四季如春的那片土地,是中国古代人心目中的桃花源。

  中国经典动画作品注重通过还原历史原貌,为观众带来历史浸润感。


 

  《九色鹿》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原貌,在背景道具的选取上花了一番心思。比如开头时照亮书简的长信宫灯,皇后出场时桌上摆放的马踏飞燕雕塑等等。长信宫灯是西汉时期的青铜摆件,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工艺作品,而鹿王本生故事源于北魏的敦煌壁画,时间上非常合理。

  秉承莫高窟中北魏时期的壁画风格,《九色鹿》大量采用经典敦煌壁画图案及配色,仅25分钟,每一帧都精美得令人如痴如醉。

  创作团队曾到敦煌采风。1980年夏天,创作团队用两个月,由上海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从东到西到了敦煌。5个主创人员在千佛洞里呆了23天,对着丰富绚丽的壁画临摹了五大本速写。

  1999年出品的动画电影《宝莲灯》,其背景设计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宫殿的墙上有很多中国传统装饰纹。

  《宝莲灯》设定的故事背景是西部,主创人员们远赴敦煌、西安等地采风。片中沉香为了夺回宝莲灯在天庭与看守宝莲灯的士兵斗智斗勇,这些士兵就有西安兵马俑的形象特征。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7年出品的《邋遢大王奇遇记》,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古墓。创作人员专门到郑州博物馆,后到了南阳和长沙等地,那里有很多古墓。长沙马王堆发掘出很多棺材,片子里很多棺材的彩绘都以此为原型。影片中的墓道是根据南阳的墓道设计的,老鼠国王睡觉的匜(盘),是以南阳博物馆里的青铜器为原型的。

  文/陈明意 王啸 周道晗闻 韩佳希

编辑:xzp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