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盟中央提案: 强化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

 时间:2019-03-06 18:00:51来源:中国社会报

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托底线、救急难”的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18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但是,台盟中央在去年深入基层调研发现,社会救助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核查认定信息共享不足,低保兜底保障对象精准识别难;救助对象人数较多,救助资金压力较大;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不足,影响救助政策的有效落地等。

为促进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着力提高扶贫工作实效,台盟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强化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着力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的提案。

在提案中,台盟中央提出强化对象上的有效衔接,确保社会救助对象精准识别。建议从国家层面上统一规划建立核查比对系统,并实现部、省、市、区县、镇街五级联网,适时开展信息比对,准确掌握社会救助对象情况。进一步完善民政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互查合作机制,加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跨部门核对合作,防止出现社会救助对象与扶贫建档立卡对象“两张皮”现象,从建档源头上精准识别社会救助对象。进一步加强民政与扶贫部门协作,通过入户走访、公示公告、抽查检验等方式,精准掌握贫困人员收支构成情况、致贫原因和发展意愿等基本情况,实现社会救助对象与扶贫对象精准对接。

在加强扶贫政策有效衔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台盟中央认为,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水平和补差水平,按脱贫兜底的目标,有计划地提升对象的保障性收入。做好与新农合、大病保险的衔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同时,扩大临时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充分发挥对农村低保、扶贫对象的“救急难”作用,为扶贫对象的突发性、暂时性困难起到兜底作用。此外,还要加强社会救助与就业培训的衔接,通过推荐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实施救助,用发展的、可持续的理念进行救助。

在如何加强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水平方面,台盟中央提出,强化民政社会救助和扶贫工作机制上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工作的合力,缓解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建议各地根据辖区社会救助服务事项、服务范围、对象数量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社会救助专职工作人员数量,逐步实现各个乡镇(街道)均有从事民政工作的专职人员,绝大多数乡镇(街道)都有专职从事社会救助工作的人员。

编辑:甘再松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