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早上6点,天还没亮,室外温度为-5℃。在涧西区牡丹广场清扫路面的62岁环卫工人周月霞,已经扫完了第一遍。她沿着太原路向南走了不到5分钟,来到整条街唯一灯火通明的店铺——“洛阳免费爱心粥”。此时,已经有二三十名环卫工人在店门口排队等候了。
“开饭啦!今天的早餐是糊涂面条配馒头,大家排好队来取餐吧!”说话的人叫万红,她是“洛阳免费爱心粥”的发起人。
周月霞在一张表格上签了名,免费领到一份冒着热气的早餐,和大伙围坐在桌旁吃了起来。短短一二十分钟,赶来就餐的环卫工人就有近百名。“忙活了一早上,能坐下来吃顿热乎乎的早饭,大伙都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周月霞说,这份“爱心早餐”她吃了3年,也感动了3年。
2015年9月,时年49岁的万红还是一家酒店的管理人员。在参加公益活动时,她留意到环卫工吃早餐困难这一情况,便自掏腰包1万多元,租下了这间不到40平方米的门面房,叫上姐姐、妹妹一起买菜做饭提供免费早餐。起初,她们主要帮助环卫工人、空巢老人,后来,就餐群体逐渐扩大,残障人士、农民工、病困人员、流浪人员等困难群体都可以免费就餐。
随着免费早餐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加入进来,有的清晨5点到店里帮忙做饭,有的捐款捐物。看到爱心市民越来越多,万红发起了爱心粥志愿服务“微公益”平台,仅去年参与平台服务的志愿者就有100多人。
“我们呼吁大家日行一善,为环卫工人捐两个馒头,也就是一块钱,普及人人都能做公益的理念,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万红说,2017年7月,涧西区爱心粥志愿服务中心经民政部门正式批准注册成立,他们还开展了扶贫助残、社区学雷锋、走进福利院等各类公益活动。
57岁市民过建华于2018年3月加入爱心粥志愿者队伍。只要家里没事,每天早上她都会到店里服务。“感谢万红老师搭建的公益平台,让大家有地方献爱心、做奉献!”过建华说,曾从事餐饮业的她希望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55岁的环卫工人王师傅也是店里的常客,他说,“爱心早餐”品种丰富,有八宝粥、胡辣汤、糊涂面、豆腐汤等,一周基本不重样。“数九寒天,能吃上热乎乎的早饭,对我们来讲很奢侈,太感谢了!”王师傅说。
3年多来,爱心粥志愿服务中心共筹集善款35万余元,累计提供就餐9万余人次,累计参与志愿者近9000人次,志愿服务23万多小时。每天前来就餐人员的名单、每笔善款的支出,都被万红公布在微信朋友圈里。
万红说,“爱心早餐”能坚持下来,全靠众多志愿者的付出,就餐后帮忙收拾东西的人也多了,互助与感恩让大家都收获了很多,“下一步,我们计划用善款扩大规模,增加服务项目,将公益进行到底”。
编辑:刘建柱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