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之花开遍滨海 共有39万名志愿者

 时间:2019-01-02 20:14:00来源:北方网

“去蓟县的大山里资助学校的贫困孩子,她会自雇车辆,甚至午餐时拒绝当地校方宴请,自掏腰包;面对每一位献出爱心的资助人,她会把每一笔捐助的花销账目、去向等信息作如实报告,让捐赠全程透明、明明白白;她是会长,却没有丝毫的‘官’架子,总是冲锋在前,事事亲为……”一位长期关注她的天津本地老媒体人这样评价。

2002年,在美国生活了30多年的梁张辉林作出了一个决定——跟随来津工作的丈夫到开发区“落户”。

2003年,有朋友问她要不要跟他一起去学校做志愿者,她欣然同意。于是,在学校做志愿者开启了梁张辉林的志愿服务之路,她也将自己在国外30多年做义工的经验带到了开发区。2004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服务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开发区志愿者协会”)成立,小有名气的梁张辉林被邀请担任副会长,后来被选为会长,一干就是10年。

10年里,她带领志愿者协会,将志愿服务推向社区文化、治安、关爱等11个志愿服务领域。在社区组建志愿者巡逻队,坚持在小区巡逻、在学校门前疏导交通;建立互助俱乐部,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开展义务理发、社区沙龙、游园踏青……在泰达图书馆、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泰达养老院等地常常能见到穿红马甲的志愿者。3月雷锋月、5月助残月、7月夏令营、10月重阳节……除了在社区和公益服务单位,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并且与慈善援助相结合,发起助学助残、“母亲水窖”、“抚佑童心”等公益慈善专项。

2014年,梁张辉林辞去了会长职务,并将会长的“接力棒”交到了陈继红手中,带着协会继续前行。

“志愿者图书馆服务,保持了14年的项目了。”前几天,爱心企业走进泰达图书馆开展整理图书志愿服务活动,陈继红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后感叹,这项志愿服务在志愿者们的坚持下已经做了14年。回想起开发区志愿者协会刚刚成立时的情景,陈继红说,当时开发区的医院、图书馆、社区也都刚刚起步,一切都是新的,就连志愿者这个概念都很新。最初,协会会员只有180人,志愿团体也只有12个。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有来自英国、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及国内多个省市的168家中外企业、团体,1.9万余名志愿者积极加入,通过音乐会、慈善高尔夫、慈善篮球赛等多种慈善义卖展直接或间接筹集捐款捐物累计达1100多万元,完全用于帮扶孤残人士、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惠及全国儿童、残障人士、特困学生近万人;为新区以及西部偏远贫困学校建立图书室30余所,寄出了成千上万的过冬衣物。前段时间,开发区志愿者协会还被天津市民政局授予“天津市首批标识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今天刚刚有一位青海果洛孤儿院的老师报名做咱们的志愿者,两年前他就在青海帮忙对接捐赠项目了。”陈继红说。在她看来,志愿服务没有国界,开发区开放包容的环境,让来自全世界的志愿者汇聚在一起。这些年变化的也不只是志愿者人数与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的专业度也在提升。例如协会的滨海爱心车队总队是一支受过专业训练的队伍,大渔爱心平台是由企业家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志愿服务中引入了不少企业管理经验。此外,志愿者不再分年龄,幼儿园、学校的孩子们在学校义卖做公益,捐出善款,他们成了最小的志愿者。

无论是梁张辉林还是陈继红,早已经不是一个人在做公益。寒风中,刘建国将自己卖红薯所得的200元钱捐给了阳光家园启智学校的孩子们;甘肃女孩张桂芝曾是梁张辉林的资助对象,毕业后选择支教2年;一场慈善篮球赛聚集32支球队、60多家企业共同资助贫困学生……有人成了志愿者,有人感恩志愿者。经历过三次搬家的阳光家园启智儿童托养院,从最初的铁皮房子搬到了明亮的屋子,每一次有志愿者前去看望孩子们,工作人员都会在阳光家园的公众号上写上“感恩”。

如火如荼开展的开发区志愿服务,只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区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目前,志愿者在新区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红马甲、红帽子成了移动的风景线,开发区志愿者协会也是新区众多志愿服务团队中的一员。

目前,滨海新区共有39万名志愿者,有滨海新区助残志愿者协会、新滨海义工协会、滨海新区求是义工联合会等1200多支志愿服务团队,在助老、助残、清整环境卫生等多个领域开展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之花不仅开在了新区,还开到了河北、甘肃、云南等全国其他地方。

编辑:刘建柱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