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5位身着印有“城管青年志愿者”“科院青年”字样红马甲的青年人在宁波大学周边扶正乱停放的单车。
“您停车的时候可以看下地下的标识,划线的区域是可以停车的。”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学生王海谆劝说一位停车的阿姨。王海谆今年参加了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组织的暑期实践,参与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巡查。开学报到后,他马上和同学报名参加了扶共享单车志愿活动。
同学们的行动获得来往师生和市民的认可,一位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也主动前来参与扶单车。一位路过的2018级新生说:“我愿意和学长们一起用实际行动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
“我们开展了网格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团总支书记史敏杰表示,在“开学季”,为了方便大学生参与城市管理,智慧城管以宁波大学周边为试点,采取公共区域分块包干,以责任区的形式分配到每一个人,以大学生为主体组成的志愿者共同去维护好责任区的公共秩序。
据悉,早在2012年,宁波市成立了智慧城管中心,启动伊始便坚持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当年暑期,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联合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成立“智科”人才基地,为大学生们搭建了体验信息采集、案件派遣的平台。6年多来,共有300余名大学生们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参与城市管理,他们以学生的视角去巡查发现城市问题,共累计发现派遣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万余件。
据了解,截至目前,宁波市智慧城管平台已覆盖516.6平方公里并划分了6010个万米单元网格,为全民参与的城市治理提供了平台支撑,市民只需下载安装APP便可发现上报城市管理问题,参与到城市管理当中。(通讯员 宫瑞刘拥军 郭腾达)
编辑:刘建柱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