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进农村:智能改变生活

 时间:2018-08-31 22:26:04来源: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

“我们坚持要把’互联网+教育‘带进农村,此次志愿者活动,就是为了给教育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希望”,近日,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天翼“互联网+教育”之科普进农村“智能改变生活团队”在辽源市东丰县开展了为期十天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团队合影

推广智慧校园

在东丰县农村实验中学,从校长栾景波了解到目前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都靠微信群等软件,而对教育云云录播等产品了解的并不多。随后,实践团队的成员陆续对学生们进行电信教育云、云录播、录课云、班班通、无线校园、泛在教学终端等信息化的统一培训,以及深化信息化为同学们做了介绍与演示,传播“互联网+教育”知识和理念,普及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新技术、新成果。实践团的成员分别为同学们介绍了由实践团成员所设计的自动控制升降旗、家庭智能紧急呼救器、温室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智能躲避障碍车、测距器等十种实物模型。慢慢的,一些感兴趣的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来跟着实践团成员一起操作,并对有需要的孩子进行假期作业辅导。科技知识的普及不能只停留在书本,更重要的是实践。“智能改变生活”科普团的成员们,向农村孩子播放了科学纪录片之后,又进入了科学实验环节,在此之前科普团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带电的报纸”、“带点的气球”......一个个神奇的小实验彻底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实,小实验本身并没有多少知识含量,但是由它激发出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或许会永远伴随着这群孩子。

智能改变生活团队在东丰县农村实验中学合影

智能改变生活团队为学生演示家庭智能紧急呼叫系统

将互联网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

大学生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杨木林镇杨木林村,成员们前往有温室大棚的村民家里进行调研。首先,实践团的成员们用自己设计的智能温湿度测量器进入大棚,为村民们测量。测量结果显示温度37摄氏度,湿度35。由于天气炎热,大棚里没有降温设施,只能把温度控制在35摄氏度左右。测试结果虽然高于35摄氏度,但与标准温湿度相差较小,村民们表示非常惊讶,没想到这小小的仪器竟真的能测出准确温湿度。调研结果显示,我们的测试结果要比正常的温度要高得多,实践团成员们与村民商讨了原因与解决方案,村民们纷纷表示:“还是大学生脑袋好使,人家想法跟咱们就是不一样,都是高科技。”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又为村民们讲解了测量仪的安装和使用方法以及教育云、云录播、云桌面等教育信息化产品。

大棚的温湿度检测

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之前杨木林村养羊的村民较多但由于羊群不方便管理,近几年养羊农户大量减少。因此杨木林村养殖业的发展大大缩小,“智能改变生活”团队成员专门制定了羊群GPS定位项圈,放羊的村民在羊脖子上安装上一个带有GPS定位功能的定位项圈,项圈里面安装了太阳能定位器定位模块,类似于我们手机里安装的GPS导航芯片。太阳能定位器模块会定期向电脑服务器发送自己的坐标信息,也就是羊的位置信息。这样我们只需要在手机中安装一个APP软件,打开手机APP就能实时看到羊的位置。APP里还可以设置边界信息,一旦羊过界就会发出警报。由太阳能定位器芯片定位方案为基础,连接无人机巡航,跟踪定位每只羊,完成综合信息采集传输。有效的解决的羊群走失和丢失现象。

羊群gps定位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互联网+教育"之科普进农村"智能改变生活"团队与东丰县杨木林镇政府举行了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的签约与揭牌仪式。仪式上,镇长周学军致欢迎辞,他对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学院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开展社会实践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希望同学们能珍惜锻炼机会,端正工作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学习所得与工作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经风雨、做贡献、长才干”。双方签署共建“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并为基地揭牌、为实践团队授旗。

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

暑期社会实践挂牌

点滴奉献,涌泉欢笑。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们踏入社会的必经桥梁,也是广大群众所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将告一段落,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与人沟通等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可以为更多的社会上需要被帮助的人群提供无限大的爱与帮扶。

团队合影

编辑:孙玮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