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民政厅八项举措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时间:2018-08-03 13:34:17来源:中国社会报

江苏省民政厅近日出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八项举措,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他们以制定任务分解清单的形式,把基层民政工作细化为八大项22个方面,责成社会救助处等9个处室具体落实。

“强落实”制定八大项22个方面任务清单

江苏省民政厅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庄严写入党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民政部门是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单位,肩负着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等重要职能任务,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奋勇当先、积极作为,切实履行好职责与使命,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贡献力量。

八项举措分别为:提升农村社会救助水平,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深化农村和谐社区建设,引导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及志愿者参与乡村振兴,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强农村困境儿童保障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发挥行政区划调整的促进作用。省民政厅要求各处室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大推进力度,对照任务清单,将八项举措22个方面逐条抓好落实,确保中央、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兜好底”落实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离不开农村贫困人口的振兴,目前江苏有125万建档立卡农村低收入人口,为了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江苏民政积极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功能。在八大项民政工作中,民政厅将第一项列为“提升农村社会救助水平”,强化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保障困难人群“应扶尽扶、应保尽保”,确保到2020年全省农村低保最低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500元。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按照单人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明确到2022年,全省以市为单位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提高农村医疗救助水平,将低保标准2倍以内的低收入家庭中的大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矛盾。全面建立并完善急难对象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对因病、因灾和意外事故造成个人或家庭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及时给予救助。

作为全国老年人口数第三高的省份,如何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尤其是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江苏省民政厅将“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列为第二项振兴举措。加大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到2022年,基本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尤其是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推进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到2020年,全部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保障特困供养对象服务需求的基础上,面向大众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紧贴农民需求,改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到2020年,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离家不离村”的养老服务。

(下转4版)(上接1版)

对全省近25万农村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一是要求常态化开展关爱保护,加强对留守儿童,以及社会散居孤儿、监护缺失、重残重病等困境儿童家庭的关爱服务。确保无人监护、无力监护农村留守儿童100%纳入有效监护范围。二是加强关爱服务队伍建设。依托社区、学校等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基本实现乡镇农村留守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农村留守儿童主任全覆盖。大力培育儿童福利、儿童关爱方面的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关爱服务。

“重服务”积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江苏省民政厅不仅在提高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上下功夫,还积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夯实村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江苏省民政厅要求深化农村和谐社区建设。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引导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深化村民自治机制,修订《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探索建立农村社区协商目录。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按照每百户居民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加强农村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到2022年,“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成率达到100%,全面实行村级公共服务事项全程委托代办机制。推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向非户籍居民覆盖,促进外来人口社区融入,积极推行“一门受理、一站式服务、全科社工”,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服务、 市场化服务共同发展。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服务农村,江苏省民政厅要求社会组织管理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人事教育和社会工作处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及志愿者参与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形成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协调配合、共同开展农村服务的格局。

此外,江苏省民政厅还要求救灾处,加强全市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基层减灾能力建设。区划地名处发挥行政区划调整的促进作用,优化乡镇行政区划设置、提升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

中国社会报社 版权所有

编辑:甘再松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