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风云 观气候 服务草原畜牧业------探访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

 时间:2018-01-26 17:26:54来源:内蒙古晨报

单位.jpg

“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牧业气象服务始于1987年,当时它的出现填补了国内牧业气象服务的空白。现在‘超级站’的建设是我们面临的新一轮挑战,事关长期、稳定、高精度的气候观测和草原生态气象观测研究。”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王英舜台长向内蒙古晨报记者介绍了该台站的发展历程,亲历国家气候观象台成长30年历程,王英舜感慨良多。

牧业气象服务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为牧业、牧区和牧民服务始终是锡林郭勒盟当地气象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30余年砥砺奋进,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始终立足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紧密围绕地方政府防灾抗灾、发展经济的需求,主动及时开展气象服务。

项目试验 (1).JPG

草原气象“好参谋”

多年来,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通过信函、网络、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等各类气象预报信息,并提出畜牧业生产建议,及时将当前的天气状况通知党政领导和生产指挥部门,以便及时安排各项农牧业生产和启动相应的防灾减灾预案,争取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通过积极开展气象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牧业科技服务工作得到了政府领导的好评与社会各有关部门的认可,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本站占地10公顷,拥有1000公顷的野外观测试验研究基地,这样规模的气象观测外场在全国也极少见。30余名在职员工中,不乏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令王英舜倍感欣慰与自豪。站上的科技人员不但每天从事观测业务,也投入相当多的精力进行科研实验。

近十年来,这支队伍围绕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实际,依托锡林浩特国家气象观象台野外试验基地,开展了7项国家公益性行业“气候”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厅局级科研课题研究。其中两项科研成果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多项科研成果获局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研发的天然牧草生长发育自动观测系统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在SCI级学报上发表论文3篇,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

化验.JPG

气象服务做到“最后一公里”

成果与荣誉的背后,是锡林郭勒气象人对国家气象事业的赤子之情,是为草原畜牧业保驾护航付出的艰辛。

记者了解到,21世纪初,在自治区气象局的统一部署下,草原生态监测网建立,同年化验室建立,承担着全区49个旗县牧草营养成分、52个旗县土壤肥力和24个旗县土壤盐碱化验工作。牧业气象为牧业生产做好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且比较复杂的工作,不仅要与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联动与宣传工作,还要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牧民的生产需求,同时使广大牧民提高“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科学养畜意识,切实体验到适用技术为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

锡林郭勒盟地域辽阔,牧民居住相对分散,牲畜基本依靠自然放牧,遇有突发性灾害天气,易造成严重的灾害损失。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八月份,他们行程数千公里,要对全盟草场进行地面定点测样对比观测,准确估测全盟牧草产量,并以此确定冷季载畜量,为党政部门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近几年锡林郭勒盟地区旱情频发,旱情严重地区的草场基本未返青,牲畜无法采食,部分家畜面临死亡的危险,导致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受灾牧区,与当地牧民进行了广泛交流,深入了解旱情对牧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天然牧草生长状况以及土壤墒情的实地监测,及时发布“锡林郭勒盟干旱监测信息”,分析了造成干旱原因和当前牧草生长状况及未来天气发展趋势。同时,加强了干旱灾情收集上报工作,并与水利局、农牧局、民政局等部门联动,广泛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科普宣传,优质的气象服务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表扬和广大农牧民的认可。

王英舜称,气象服务要坚持做到“最后一公里”,“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为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及农(牧)用气象的预测,确保一旦发生重大气象灾害时,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农牧民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灾害信息,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气象科普.JPG

助牧脱贫

牧业气象服务工作不仅在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等气象服务中效果显著,而且在合理开发牧业气候资源、制订牧业气候区划、依靠气象科技振兴牧业,帮助牧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试验站野外实验基地拥有14000亩天然草场,为开展牧业气象实验研究、示范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在草原合理、有效、可持续利用方面作用明显,先后开展了围封禁牧、划区轮牧、打草区预留隔离带、草场轮刈等试验研究,研究成果得到了锡盟盟委行署的高度认可,并作为示范进行推广。

近年来,根据锡林郭勒盟当地实际生态状况,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依托野外实验基地开展了围封禁牧试验和草场轮刈以及其他一些牧区实用技术等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利用围封禁牧试验研究成果,试验站撰写了《草原围封禁牧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专题报告,为地方政府开展草原生态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利用打草场轮刈实验研究成果指导农牧民生产,打草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牧业生产的发展。另外,伏干草刈割、伏干草补饲羔羊育肥、划区轮牧和季节性休牧、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太阳能棚舍(通风保温降湿)、优质牧草人工种植等实用技术也在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深受广大牧民的欢迎。

探空试验.JPG

“超级站”蓄势待发

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在业务布局上遵循“一站多址”原则,肩负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探测、沙尘暴观测、酸雨观测、土壤水分观测、大气成分监测、牧业气象观测、近地层通量观测、基准辐射观测、地基水汽观测、风能资源观测、卫星地面辐射校正等诸多观测业务,积累了长时间序列和完整的观测资料,为我国北疆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预报预测、防灾减灾及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王英舜介绍,目前,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基本形成了以“气候观测为基础,试验研究为手段,气象服务为目的”的新型业务体系,为中国气象系统乃至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交流与协作搭建开放式试验研究平台。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党志成局长在全区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将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发展成为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对国家气象观测业务和试验具有重要地位和鲜明科研特色的‘超级站’”。

“超级站”将建成为全球高空基准气候观测基地、卫星产品基准定标检验基地、新型观测设备试验(测试、比对和标校)基地、观测预报互动示范基地、观测数据应用示范基地、草原生态气象观测与应用示范基地,为我国气候变化研究、草原气候生态区数值预报业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牧业气象保障服务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编辑:费青松 审编:TS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