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不是少数人的事,西贝一场持续21年的公益实践

 时间:2023-03-24 10:32:55来源:网络

“公益不要变成少数人的事,每个人都渴望与公益链接。”

这是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首席贝爱公益官张丽平对“做公益”的解读。

21年前,因为救助一个被烫伤的孩子,西贝走上公益之路,从最初的高管捐款到普通员工陆续加入,爱在延续,“做公益”也逐渐成为西贝人的生活方式。

如今,西贝已经成长为一个公益平台,发展出应急救助、贝爱助学、筑梦助学等多个公益项目,帮扶对象也从内部员工辐射至社会各界。

点滴汇聚,以成江河。企业是社会公益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从内部互助、传递爱心,到履行社会责任、聚公益星光燃希望之火,西贝一直在行动 。

从西贝愛心互助金到西贝·贝愛公益

2007年,西贝愛心互助金成立,这是西贝·贝愛公益的前身。

但西贝的“爱”文化,起源却比想象的要早得多。

2002年,西贝刚在北京站稳脚跟。一位内部员工的女儿不慎被严重烫伤,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听闻后即刻给该员工转账10万元。

“钱不重要,先救人要紧。”贾国龙说道。这便是西贝的第一笔“爱心互助金”。

而后,西贝全体员工也开始自发为这位伙伴的女儿捐款。在大家齐心的帮助下,小女孩及时获得救治并最终痊愈。

这件事给西贝人带来很大触动。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如果这时候有这么一个组织、一笔经费帮助他度过危机,该是多么有意义、有力量的事情。

一开始,“互助金”只是一个机制,西贝内部有专人负责,有需要即可直接和公司申请,善款来源则是通过包括贾国龙在内的西贝人自发捐款而成。

后来,随着公司规模不断壮大,西贝决定将“互助金”组织化、正规化。由此,西贝愛心互助金在2007年被组建起来,由西贝的每家门店固定将每年净利润的1%汇集至此,形成规模化易于管理的同时也为互助金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资金。

“就这样一点点的,西贝愛心互助金做得越来越规范,公司越来越大。我们也想把爱传出去,希望公益成为一个自发的行为,能够激发每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张丽平表示。

为了将爱心的火种传递给更多人,2021年1月,西贝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合作成立专项基金,同年11月西贝愛心互助金迭代更名为西贝·贝愛公益,代表西贝集团执行公益项目或活动,同时各分部、门店不定期举办地方性公益活动。

西贝的企业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把爱传出去!贡献他人。在贾国龙、张丽平以及高管的影响和带动下,公益行为在西贝内部蔓延开来。

最近几年,贾国龙和张丽平每年都会拿出1000万元放进互助金,高管的捐款也越来越多。

在西贝内部,西贝·贝愛公益也定期举办义卖、捐款活动。49元、129元、259元......这是西贝·贝愛公益义卖商品的价格,金额并不高。但相比于一个数字,将爱心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落到深处,让更多员工参与到这件事中来更有价值。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是,让员工了解这个公益项目,如果日后他们需要帮助,也可以更容易开口求助。

从小西贝到大西贝

用微小的行动撬动大爱,是西贝的一种行事风格。这种细节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贾国龙会请一线员工吃饭,查看员工宿舍,强调给员工更舒适的住宿环境等。这一理念也延续到了西贝·贝愛公益。

伴随着西贝的成长,西贝·贝愛公益发挥了多次作用,帮助西贝内部员工及其亲属渡过难关。

从“互助金”时期开始到西贝·贝愛公益,西贝内部一直有两个帮扶方向:一是“子女助学”,二是“应急救助”,但凡员工遇到重大疾病、突发事件等困难,西贝都会及时提供帮助。

比如,西贝·贝愛公益为进城务工人员设置了“应急救助金”,若员工或其直系血亲,患重疾、突遇意外等情况导致医疗费(自费部分)超出家庭承受能力情况时,为其捐助善款进行应急救助。至今,西贝·贝愛公益已为777位申请人捐助1342万元。

2014年4月,西贝莜面村上海东方路门店的樊瑞杰被确诊为慢性肾炎,多次住院治疗。2017年8月,樊瑞杰出现肾衰竭引起心脏衰竭,于3个月后完成肾脏移植手术。手术共花费80万元,由原分部经理周昕个人借与樊瑞杰。愛心互助金为其捐助20万元、借款10万元,共计30万元用于其康复治疗费。

康复后,樊瑞杰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带领店员跨过道道难关。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来说,留在家里的孩子是他们无法割舍的思念。为了方便员工把孩子带在身边,西贝·贝愛公益为其子女提供每年2次的助学金。从2017年启动至今,西贝·贝愛公益为就读在幼儿园至高中阶段的16142名子女,提供了近2206万元助学金。

在这些实际帮扶计划之外,西贝也非常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除了薪资待遇,这是留住员工的最好方式。

疫情刚发生时,西贝有370家门店,因为临近春节,工作人员处于满编状态。疫情发生后,门店运营停摆。但是为了避免员工返乡途中被感染的情况,西贝尽量将员工留在宿舍,为其提供吃住保障。西贝除了给一线员工发保障工资、奖金外,还为他们购买了新冠保险。

员工留在宿舍长时间不能外出,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对此,西贝·贝愛公益青睐心理老师,为员工进行线上辅导、安抚。

莎士比亚说过:“一颗好心,抵得过万金”。在一件又一件的公益事业中,西贝的价值观积累、沉淀下来,这对于西贝来说,无疑是一笔隐形的财富。

从大西贝到大家的西贝

“最早我们提出‘把爱传出去’,就是觉得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人出来工作都不容易;而且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那种爱,帮助人也是人的本性,我们希望能够把大家这种爱激发出来,一起把爱传出去。”张丽平曾如此诠释西贝对“爱”的理解。

后来,每一个西贝人都希望“爱的传递”不仅限于公司内部,希望西贝能够成为一个更强大的爱的能量场,发散出更多能量去帮助更多人。因此,西贝·贝愛公益的帮扶对象也由西贝内部员工辐射至社会各界。

而这一切要从2020年5月29日西贝周年庆时说起。

一位名为吴友的店长分享他的十年梦想:因为自己得到一位老人经济援助,才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如今工作稳定的他想回馈家乡,计划10年内资助100名困境学子完成学业。

“我现在工作了,我想把别人帮助我的爱心延续下去,帮助老家和我当时一样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原因,不得已放弃学业的孩子们。”吴友表示。

西贝是一个筑梦的舞台,为吴友提供了1万元的梦想启动金。随后,西贝·贝愛公益启动“筑梦·助学”公益项目,第一期为新疆、贵州共110名困境高中生提供每年3000元,共3年的助学金。

受疫情影响,2021年底,西贝·贝愛公益只能组织了一场线上助学金发放仪式;而在疫情结束后的第一时间,西贝·贝愛公益就走进了新疆霍城,看望这50名受助学生,并在当地举行助学款发放仪式。

3月14日的发放仪式上,11位贝爱学子的资助人、生命力课程讲师王耀路老师特意在学生进入高三重要阶段前,分享了一场“怀揣梦想,轻松飞翔”主题课,旨在帮助学生缓解迷茫,解决学习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或许是受到善意和爱心的感染,被贝爱鲲鹏计划资助的学生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刚进入学校时,哈晓蕾只是一个普通女孩。但进入鲲鹏班之后,她便竭尽所能全心全意帮助周围的同学,主动承担一些班级工作,比如担任卫生组长、宿舍长。因为这种服务同学的意识,她被选为团支书,深受同学们的信赖。

哈晓蕾的目标是考上医科大学,希望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回馈社会、回报帮助她的人。

对于大山深处的孩子来说,读书可能是他们走出大山,甚至改变人生最好的一条路。而一直以来,西贝的愿望就是做身处困境学子身后那只有力的手,为他们支撑,为他们筑梦,陪伴他们一起打开世界的大门,走出万重山。这也是西贝·贝愛公益永远不变的初心。

除此之外,西贝·贝愛公益在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公益事业的脚步也从未停歇。疫情期间,西贝人情系家乡。2021年10月,内蒙古额济纳旗突发疫情。西贝餐饮集团为抗疫一线的医患人员、志愿者捐赠价值1000万元的贾国龙功夫菜,由西贝·贝愛公益和贾国龙功夫菜白丽销售公司共同执行。

西贝·贝愛公益还代表西贝餐饮集团参与美团公益&壹基金“乡村儿童操场”公益项目,独资为距珠峰大本营49公里、海拔4119米的幼儿园---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扎西宗乡完小附设幼儿园捐建1个操场。

为了推动环保公益进程,2018年,西贝餐饮集团旗下品牌西贝莜面村加入美团公益“青山公益行动”,用户每在西贝莜面村完成一单,西贝莜面村即捐赠善款0.01元,用于环保公益推动。2018年3月-2022年4月,共有200家左右西贝莜面村参与,累计捐款23.4万元。

结语

“如果爱的行动没有增加,一切都不会改变。”

西贝发展蓝图中提到,要全心全意爱顾客、爱伙伴、爱家人、爱自己。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由每一个西贝人共识提炼而成。

作为一家餐饮公司,西贝致力于实现“全球每一个城市、每一条街,都开有西贝,一顿好饭,随时随地”的愿景,为顾客提供好吃、健康、安全、卫生的食物;另一方面,“爱”是西贝价值观的底色,西贝成为了一个公益平台,将“做公益”的DNA融入企业文化血脉之中,尽自己所能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价值。

“把小西贝办成大西贝,把大西贝办成大家的西贝,西贝成为助人圆梦的公司,我成为助人圆梦的老板”,这句常被贾国龙挂在嘴边用以鞭策自己、激励他人的话,21年来,也成为了西贝用实际行动诠释爱与责任的风向标。爱心藏于细节,点滴善意如微微萤火,也足以点亮一个孩子的生命之光。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或许在每一个西贝人心里,公益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大多数人都愿意做一点点,便可使身处困境中的人发生实质性改变。

编辑:GJ 审编:AD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