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丹奖”创办人陈一丹发表署名文章 呼吁通过教育共建更美好世界

 时间:2021-01-24 15:47:22来源:网络

1月24日是国际教育日,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奖“创办人陈一丹在彭博社发表署名文章,呼吁反思在新冠疫情下教育领域暴露出的不平等问题,同时更要对未来抱有希望,努力推动建立更公平高效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陈一丹在题为《全球教育正走向更包容的未来》的文章中写道,新冠疫情将现今教育系统中的不平等问题暴露无遗,未被现代科技所惠及的年轻人所受影响尤为严重,而那些本就被贫穷、性别或残疾困扰的边缘化儿童则更加举步维艰,有些儿童被迫中断学业甚至面临永远无法重返校园的风险。

陈一丹认为,尽管面临疫情和纷扰,创新仍不断涌现,人性的热情和努力闪烁着光辉。疫情阴霾终将散去,人们应当反思究竟要建立什么样的世界,以及希望下一代成为什么样的人。全球化正前所未有地将经济、环境和人类紧密结合在一起,教育系统需要帮助年轻人为未来做好准备。

陈一丹是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于2016年创办一丹奖,旨在表彰教育研究的卓越成就和实践中的创新,通过教育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该奖项已经举办四届。“即使世界经历巨变,一丹奖依然聚焦教育领域的最佳创意,为建立一个带领我们继续前进的教育体系添砖加瓦。我们憧憬,在未来,学校更具包容性,孩子们求知若渴,并乐于以开放的思想,智慧和热情来迎接棘手的挑战。那就是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未来。“陈一丹说道。

以下为陈一丹署名文章全文:

全球教育

一月二十四日是国际教育日。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庆祝这一别有意义的日子,彰显新冠疫情期间在保护和促进教育上的卓绝努力。

国际教育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机,去反思过去八十年左右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一批哲学家组成的委员会为《世界人权宣言》奠定了基础。 《宣言》第二十六条指出:“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在历史上促进了各国政府对所应肩负公民责任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它转变了人们的自我认知和接受教育的意愿。

二十世纪下半叶,教育在各阶层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形态。广泛的教育机会促使人们开始打造技能,提升研究能力以及形成社会和公民态度,进而为从粮食安全到通讯技术,从交通运输到医疗卫生等所有社会问题的进步奠定了基础。教育为亿万人民开辟了一条摆脱贫困的道路,帮助建立了充满活力的创新中心以及我们今天所享受的完善的公共和文化空间。

新冠疫情的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一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令人措手不及。迄今仍有6亿莘莘学子无法返校,这威胁着人类过去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我们不仅要从个人、希望和抱负的角度上,来理解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要站在大众社会的角度上,去看待这一影响。我们需要思考这一年来,人类潜能的重大损失,而这些潜能本应是驱动大众福祉的力量。

新冠疫情将现今教育系统中的不平等问题暴露无遗。未被现代科技所惠及的年轻人所受影响尤为严重,而那些本就被贫穷、性别或残疾困扰的边缘化儿童则更加举步维艰。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儿童被迫中断学业,许多孩子将面临永远无法重返校园的风险。

让我们抱有

尽管如此,疫情和纷扰之下, 创新仍不断涌现,人性的热情和努力仍闪烁光辉。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政府、学校领导者、老师、家长和学生在压力下为适应新环境都做出了巨大付出,我们为之赞叹。我们向创新教学方法、持续学习使用新技术、不断自我提升、辛勤耕耘以保证边缘化儿童不掉队的创新者致敬。我们赞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正是他们培养了当下带我们走出危机的科学家和医护人员。

随着我们逐步走出疫情的阴霾,让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究竟想要建立什么样的世界,以及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下一代将要面对种种新挑战,诸如气候变化和科技迅速发展带来的行业转型,人才需求改变以及教育公平等问题。教育系统需要帮助年轻人为未来作好准备。我们都需要意识到,全球化将经济、环境和人类前所未有地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要以培养年轻一代为共同目标。

致力教育,

一丹奖旨在表彰教育研究的卓越成就和实践中的创新,愿景是透过教育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即使世界经历巨变,一丹奖依然聚焦教育领域的最佳创意,为建立一个带领我们继续前进的教育体系添砖加瓦。我们憧憬,在未来,学校更具包容性,孩子们求知若渴,并乐于以开放的思想,智慧和热情来迎接棘手的挑战。那就是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未来。

首先,我们应该为探索发现和创新开辟更多空间。在个人层面上,每一个热爱探索的孩子都是积极的学习者。在系统层面上,实验和论证可以令教育学科更具科学性。在政策层面上,遵循这些原则,意味着为民营机构开放空间,例如民间组织和普惠的线上教育平台等等。这些世界顶尖教育家们坚信:致力于教育公平更能驱动创新。

其次,教育家们不仅鼓励我们了解未来学校的新面貌,也已经开始为之奠定坚实基础。这就需要打造一支支才华横溢、积极进取的教师与学校领导者构成的骨干团队;吸收来自幼儿和早期学习环境的科学研究之新见解;采用培养二十一世纪技能的教学方法及课程;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并充分释放科技潜能,提供公平、高质量的教育。

2021年国际教育日是我们庆祝数十年成就的时刻,也是我们反思挫折、并重新出发,致力于建立更公平高效的教育体系的时刻。借此良机,让我们透过教育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编辑:GJL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