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这个夏天什么最火?垃圾分类一定可以排进前三名。最先施行的上海地区,人人都要接收居委会大妈直击灵魂的拷问:你是什么垃圾?其思考的痛苦程度不亚于哈姆雷特关于生存还是灭亡的困扰。而进入11月,深圳、浙江多省也都将迎来“省标”的正式实施,中国将全面进入垃圾分类回收的2.0时代。
纵观全球,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从垃圾分类的第一步跨越到走向循环经济——再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再回收(recycle)——的发展思路了。比如,丹麦政府在20多年前就立下了一个flag,2022年要实现超过50%的垃圾可回收再利用,努力成为:“没有垃圾的国度”。
“必须用一种可循环的、可恢复性的方式取代‘制造浪费’的经济模式,像共享经济一样,我们不再‘浪费’东西。”在刚刚举行的2019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全球价值峰会”上,嘉士伯集团和嘉士伯基金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Flemming Besenbacher教授如是说,他介绍了丹麦和嘉士伯在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中的实践经验,从工业设计端“再思考”和“再设计”我们的产品和生活。
可持续设计推动“无废”发展
嘉士伯集团耗时三年推出全行业首创的啤酒六连包方式——Snap Pack,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了产品,应用类似“口香糖”的胶水新技术取代啤酒塑料包装,进而减少了76%的塑料使用量,而在必要使用的塑料收缩膜包装中,有一半以上都来自于回收塑料的再利用,大大减少了包装的碳排放量。
嘉士伯的啤酒工艺一直是啤酒业的典范之一,重视原材料的选择和严格的加工工艺保证其质量一流。即使是在啤酒行业,Besenbacher教授带领团队在设计可持续上也做过许多努力,曾经嘉士伯为了延长啤酒瓶的寿命,研究使用了一种化学新涂层,可以使玻璃啤酒瓶循环使用次数多达25次以上。而就在10月的C40全球市长峰会上,嘉士伯又推出两个绿色纤维瓶原型,由100%生物基、可持续的木材纤维制成,内含隔离层、可盛装常规啤酒,不断推动可持续包装的发展。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典范
嘉士伯集团也在一直贯行循环经济理念,目前亚洲69%以上和中国77%以上的包装都使用可再罐装的玻璃瓶,更高的回收率的同时也意味着更低的城市垃圾处理成本,对环境更加友好。
嘉士伯集团2017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同迈向零目标”(Together Towards ZERO),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匮乏及公共健康问题等全球挑战,在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战略由四个目标——零碳排放(ZEROCarbonFootprint)、零水资源浪费(ZERO Water Waste)、零非理性饮酒(ZERO IrresponsibleDrinking)及零事故文化(ZERO)——分别在2022年及2030年达成的相对应指标而组成。这一战略概括了嘉士伯致力于“酿造更美好的现在和未来”的集团宗旨。
“再设计”生活理念的广泛实践
作为奥尔胡斯大学 (Aarhus University) 纳米科学教授、丹麦政府循环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同时也是嘉士伯集团和嘉士伯基金会的主席, Besenbacher教授提出创办了非盈利组织“UNLEASH”。这项全球创新集训营活动每年荟聚世界顶尖人才,共同分享想法,建立网络,创造具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促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生活端来考虑,值得发现的是嘉士伯在理性饮酒方面的倡议也在实践着可持续发展的“再设计”理念。在过去1个月,通过走进校园、走进音乐节等方式,嘉士伯在中国吸引了200万消费者关注“理性饮酒”,重新设计生活习惯、理性生活,更是融合不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再设计”的外延。
“再设计”生活和产品,充分资源化利用,这需要企业和政府长期探索与实践。实现无废社会,是火热的垃圾分类话题后留给公众的又一课题。
编辑:HMX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