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丨社会工作视角下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的流程重塑

 时间:2022-06-10 10:49:32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前沿堡垒,各地发动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助力基层疫情防控已成为一种普遍做法。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以下简称党干下沉社区),深入基层一线,不仅能够在特殊时期为社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而且能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通过结对帮扶助力基层治理。

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参与基层治理、有效服务群众”。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在国家政策层面,党干下沉社区常态化建设正式被纳入基层治理体系。这也是党中央对疫情期间党干下沉社区,以社区为堡垒成功抗击疫情的地方经验的吸纳和总结。

党干下沉社区成为基层疫情防控的重要补充力量

在疫情防控期间,社区面临着防控难度大、人手不足、资源匮乏等问题。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毅然加入抗疫前线,承担买菜购药、入户测温、卡口值守等防疫工作,助力疫情防控。如,疫情期间,湖北全省共有18万个基层党组织、1.3万多个抗疫临时党组织、58万余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村)报到,参与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推动区级机关单位力量向疫情防控一线下沉,开展“千名干部守万门”行动,有效缓解了基层人、财、物资源紧缺等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党干下沉社区,在做好信息上传下达、协助排查摸底、政策宣传引导、人员管控疏导以及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支持等方面成为社区的重要补充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重困境制约后疫情时期党员干部深度下沉社区

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组织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社会资源多等方面优势,有利于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对于摸索中国特色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后疫情时期,党干下沉社区面临着双重困境制约。

(一)组织层面,协调机制不顺畅

党员干部、党员干部所在单位、社区三者之间联系松散,导致彼此联动未达成共识,影响其服务成效;在组织规划上未形成合力,影响其工作效率。多数情况下,党员、干部都以组织化形式下沉,由其所在机关单位联系对接社区的具体工作。下沉党员、干部能否真正服务于下沉社区,与其参与社区活动的稳定性、持续性与可预期性有关,而这需要党员、干部所在单位真正发挥组织化作用。疫情期间,很多单位出面联系社区,确定本单位党员、干部的值守计划,但往往党干下沉社区采取每天轮换的模式,每名党员、干部仅值守一天或半天。这种模式若在后疫情时期延续,则会导致党员、干部无法承担连续性工作,“悬浮”于社区。

(二)社区层面,服务目标定位不准确

党员、干部群体是疫情期间社区广泛挖掘的志愿者资源,他们因组织性强、专业性高、带有资源等特征而区别于一般志愿者。但在后疫情时期,多数社区仍延续疫情时期的思维,将党员、干部志愿者混同于既有的普通志愿者,安排社区巡逻、卫生死角清理、数据填报等体力型、重复型、非专业型工作。这种下沉安排,既空置了党员、干部群体的资源优势与专业优势,又忽略了其发挥所长的价值追求,并且由于集中时间下沉、年末突击式下沉,还导致出现“事少人多”的场面。此外,党员、干部集中下沉占用了社区工作人力,却没有提供补偿性服务。

例如,让一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下沉社区去做清洗小广告的志愿服务,不见得比清洁工效率高,还会导致社区和下沉的教师皆无获得感。但若安排其为社区工作者队伍开展专业服务能力培训,则既能让社区治理受益,又能让下沉的教师获得价值感,还能促进教师了解社区,实现实质性“下沉”。

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需要专业思维

后疫情时期,要推动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以社会工作的专业思维来参与谋划和设计,重塑党干下沉社区的工作流程。

什么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思维?它包括专业的工作理念,如系统观、关系建设、需求平衡、优势发挥、价值塑造等,以及社会服务中的专业技术——人力组织化和任务项目化。

系统观是指工作安排考虑到多方主体之间形成行动-影响的传递链条,因此要延伸考虑,且致力于形成一个正向的反馈闭环。

关系建设是指社会工作强调基于信任的关系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即党干下沉社区要先彼此了解、建立关系。

需求平衡是指任何活动涉及的多方都有各自的需求,能平衡彼此需求的工作安排才是优化的设计。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固然是显性的服务主体,但同时也是隐性的需求主体,他们希望通过社区服务获得什么(如从浅层的完成任务到中层的交结朋友,再到深层的价值满足),社区应当意识到并有所回应。

优势发挥是指在多方合作中要有优势思维,彼此致力于优势合作,设计能够发挥彼此长处的机制。这提示我们应基于党员、干部的独特优势定位其角色。

价值塑造是指社会工作认为人总是有价值追求的,社区要挖掘党员、干部群体深层次的价值追求,如通过下沉社区深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贡献价值等。

社会工作强调以组织集体力量、联合多方资源的方式开展工作,因此,任务项目化和散在人力的组织化是社工常用的重要技术。

基于专业思维重塑党干下沉社区的流程

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的关键在于重构当前多地采取的党干下沉社区流程。当前党干下沉社区的流程主要是“党员、干部报到→收集简要信息→扫码进微信群→无差别发布任务→记录时长”,其中收集的信息常为党员、干部所在单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缺乏个别化信息。基于社会工作专业思维,我们将党干下沉社区流程重新设计为:“建立议事会,整体布局→党员、干部充分建档,了解需求→定位匹配任务,发挥优势→持续评估反馈,激励改进→着力价值塑造,提升意识”。该流程以关系建设为前提,以需求平衡为原则,以优势发挥为基础,以评估反馈为激励,以价值塑造为目标,有助于提高下沉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实现服务的持续性,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价值获得感。

(一)组织统筹,建立四方议事会机制

党干下沉社区工作中,要统筹在先,保证其下沉的有效性;要充分发挥组织性,保证其下沉的效率。党干下沉社区包括在单位所在社区下沉和居住所在社区下沉两类。在前一类情况下,要充分发挥两个组织/两个支部间的协调作用;在后一类情况下,散在的下沉党员、干部需要按照项目所需或自愿组合等原则组织起来工作,以任务小组的形式开展社区服务。可考虑在党员、干部报到之前建立常规的“四方联合治理议事会机制”,即“居民代表、党员干部代表、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基层社区”议事会,从而突出居民的主体性,激发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和资源优势,发挥组织化效率。

例如,年底时可由居民代表从社区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需求清单,并结合社区“两委”下一年度工作规划,优化需求清单;社区对需求清单进行整合、拆分,将任务项目化;共建单位或党员、干部代表根据任务清单,结合党员、干部群体及其单位的资源属性与专业取向,提出需求实现建议,认领任务,实现“需求-服务”双向对接;共建单位和党员、干部代表在下沉党员干部群体中发布项目人员招募信息,下沉党员干部自愿入组,同时将需求清单提议者和受益对象代表纳入其中,组建项目组,利用组织化技术,分解任务到人到点,确定实施计划,促进任务落地。

如此一来,可明确下沉党员、干部全年值守工作计划,让其认领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与提出需求的居民加强联系合作,开展稳定、可预期、有持续性的服务项目。下沉党员、干部可以就任务提前做准备,共建单位也可以作出必要的工作调整,安排下沉时间、次数及考核指标。在制度上,可在年中召开下沉党员干部议事会议,单位与社区联合复盘得失、优化合作,总结发展下沉项目特色品牌。这样有助于解决当前党员干部浅层下沉、密集下沉、低效下沉、悬浮式下沉的问题,实现党员干部真正深入社区、助力基层治理的效果。

(二)平衡需求,实现党员干部建档

下沉党员干部与社区之间应当被视为合作型服务关系。合作是一个多方需求对接的共赢过程,但在既有的党干下沉社区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中,社区在对党员、干部进行登记入库时,往往着重于社区的需求,即“能为社区带来什么”,如为社区补充人力、献计献策、引进资源、解决问题、提升治理水平以及提升居民满意度等,而忽略了党员、干部除完成组织任务(达到社区服务的基本时长等)外的其他需求,如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得到认可、了解基层、自我成长等。要想实现双方合作共赢,就需要社区重视党员、干部自身的隐性需求。

因此,在基于党员、干部群体情况制定服务清单“个别化”分解任务时,既要讲优势匹配和资源匹配,也要讲偏好匹配。为下沉党员、干部建档要扩充内容,从仅采集姓名、身份证号、单位等基本信息扩充到纳入其兴趣爱好、特长、资源优势、可服务时间,以及其自身诉求、服务人群偏好、工作类型偏好等。基于此,社区可以提前做好服务需求列表,与下沉党员、干部沟通,在服务分工安排中考虑其服务资源与需求,为实现其参与服务的“个别化”、激发其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奠定基础。

(三)突出优势,找准服务目标定位

与既往无组织的个体志愿者和半组织化的以社区文娱组织为主的志愿者队伍不同,下沉党员干部群体是一支具有较高组织化程度的社区治理志愿者队伍。他们年龄结构偏轻、知识水平较高、社会资源动员能力强,且服务因制度保障而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社区要充分认识到党员干部群体的这些特征,并根据社区治理任务善加配置,明确其组织化、“动脑”定位及资源贡献潜力。例如,民政局的下沉党员、干部对各类社会救助政策了如指掌,而住建局的下沉党员、干部在协助社区改善硬件环境方面具有优势。社区应利用建档资源,将党员干部资源、服务需求与社区治理事务对接起来,从而发挥党员干部群体的优势。同时,社区要利用好共建单位的资源,探索活动联办、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让共建单位成为社区的资源储备库。

(四)正向激励,完善评估反馈

评估和反馈是激励行为人、改进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有效工具。我们不仅要通过评估考察工作效果,更要基于评估提出适切的建议,改进工作。这也是当前党干下沉社区工作中普遍缺乏的。在现有的下沉制度中,激励、监督党干下沉社区的只有时长要求,社区也仅以时长记录来反映下沉党员、干部的工作成效,导致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治理流于表面。

针对以上现状,可以从四个方面建立健全评估反馈机制:一是建立组织间的沟通反馈机制。社区与共驻单位可以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沟通会议来进行反馈,扩展优势,及时调整工作安排。社区也可借助下沉工作手册记录、志愿服务记录APP等,跟踪下沉党员、干部的工作情况,并与共驻单位保持信息互通。二是将党员干部所在单位、社区对党员干部下沉工作的评估和反馈结果与其评先评优适度挂钩,从而提升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三是开展第三方专业评估,由驻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对党干下沉社区的工作进行评估,以强化专业指导,助力其成长。四是收集居民的反馈和建议。这些反馈一方面能优化服务,加强单位-社区联结,促进单位党建工作;另一方面能真正让党员、干部获得为人民做实事的价值感,激励其持续深入地参与社区服务。

(五)塑造价值,提升服务意识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和各地省委、省政府都以文件明确要求将党员、干部下沉常态化,意在延续疫情期间发动党员、干部服务社会的经验和模式。但是,疫情期间,因处于应急期,党员干部们被隔离在家,公益精神被大大激发,愿意参与、勇于参与到当时的基层治理环境中。而进入后疫情时期,党干下沉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会与本单位工作发生“时间竞争”,因而下沉社区工作存在走向形式化的风险。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外在条件上,要联系下沉单位在组织层面对接,进行制度化安排;在内在机制上,要强化党员、干部服务社会的意识,健全相关激励机制。

此外,要加强党员、干部群体的教育管理,宣讲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开展党性教育,鼓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下沉党员、干部的奉献与责任意识,鼓励其真正下沉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将下沉社区开展工作当成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和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途径,而非一项“打卡”任务。以思想引领行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武装党员、干部,才能使党干下沉社区的制度安排焕发旺盛活力,真正推动基层治理。

(作者单位:任敏、吕江蕊,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陈政军,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民政局;孙晶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代表大会;朱国峰,河北省委组织部)

编辑:涂传博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