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以好人精神为引领 助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时间:2019-11-07 10:52:46来源:淮北文明网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教育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好人”引领“好少年”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导向, 持之以恒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立德树人,好人基因根植校园

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孙燕飞(中右)在安徽省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与小学生讲述志愿服务经历。

近年来,淮北市在教育系统厚植好人沃土,挖掘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礼遇、引导一体,构建校园好人生态文化圈,让好人基因在校园落地生根。充分挖掘好人教师遍及教育局机关、中小学校和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资源优势,发挥好人教师的先进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组织开展“身边好教师”“最美教师风采展”“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巡回宣讲”等系列主题活动。让“中国好人”教师成“名师”,让更多师生聆听身边的“中国好人”先进事迹,激励师生了解“身边好人”、学习“身边好人”、争当“身边好人”。截至目前,淮北市共有18名教师荣登中国好人榜。

好人就像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面旗帜,成为了广大未成年人精神的引领者。为了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道德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组织广大中小学生走进淮北好人馆,共同感受好人文化,零距离接受道德洗礼。

开展“中国好人”进校园活动,王启军、王峰、杨经验、孙燕飞、苏文芳、王芳、王海峰等多位“中国好人”纷纷被请进校园,讲述他们多年来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助人的先进事迹;同时分批次聘任了120余名淮北籍“中国好人”担任全市少先队道德实践校外辅导员,结对辅导淮北市城乡近80所中小学校。“中国好人”校外辅导员累计开展大小各类活动1100余场次,在与校外辅导员的互动中,近5万人次青少年参与“与德为邻”“见贤思齐”等主题活动,逐步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养成氛围。

通过与好人零距离接触,同时将好人文化融入文明校园建设,营造出“好人走进一所学校、传递一种精神、带动一批学生、营造一片氛围”的可喜现象。

以文化人,争做文明好少年

2019年第一批淮北市“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现场。

“中国好人”淮北多,同样好少年也多。他们年龄虽小,但一样用实际行动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淮北市以好人为榜样,树文明新风,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氛围。全市各中小学校十分重视学校德育教育,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学习“美德少年、最美少年、校园之星”等身边榜样活动常态化,引导全市未成年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学习美德少年、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蔚然成风。3000余名美德少年涌现,实现“好人基因”薪火相传。

为进一步扩大美德少年及新时代好少年的影响,在淮北日报、淮北文明网上集中展示,组织新闻媒体对各县区、各学校推荐的“美德少年”进行深入采访,推出专题报道,制作刊播“新时代好少年”公益广告,并在淮北教育网上开设“校园之星风采展示”专栏,常年展示“校园之星”事迹。

同时,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广播站、板报等宣传载体,宣传展示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校园之星事迹。把“学习争做美德少年”融入日常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中,引导中小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雷锋精神引领,德育文明好少年

老人给学生志愿者们点赞。

淮北始终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未成年人德育实践载体,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青少年在学雷锋实践中获得德育熏陶,身体力行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

为了让雷锋精神深入学生日常生活,各中小学校组织开展经常性、常态化的道德实践活动,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家校共建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从日常行为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提升文明素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新时代好少年”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把文明新风带入家庭,融入社会。

淮北市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创新载体、拓展阵地,精心打造了“爱廉说”“戏曲进校园”“健康成长 与爱随行”“成人宣誓日”“我爱我家”“自强不息 放飞梦想”“网吧啄木鸟”等特色品牌,淮海路小天鹅志愿服务队、淮北市工业学校“美心工作坊”、淮北市三实小“阳光驿站”心理咨询室、雏鹰志愿者服务队等也积极发挥品牌辐射效应。

目前,各类“好人”的正能量已然成为淮北的新风尚,在好人蔚然成风时,将这股风气引导延续到未成年人身上,让未成年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社会满满的正能量。

编辑:卜元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