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赣州市志愿服务指导办公室获悉,我市注册志愿者已达87.6万人,志愿服务时长2298万小时,均列江西省第一。我市注重全面覆盖、注重示范带动、注重活动载体,常态化推进志愿服务,有效提升文明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全面覆盖,健全队伍体系。我市整合各类志愿者资源,建立市、县(区)、镇街、社区志愿服务队等各层级志愿服务组织,培育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引导符合登记条件的志愿服务组织依法登记。在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站点,搭建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引导市民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同时,注重抓好志愿者的教育、培训、管理、维权等各项工作,注重发挥骨干志愿者的影响和带头作用,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
示范带动,开展节点活动。我市常态化开展节日主题志愿服务,开展了“欢乐迎新春文明过大年”系列志愿服务、“文明共建,绿色骑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暑期文明实践系列志愿服务等活动,带动全市活动开展。今年9月,在集中开展“烟头不落地城市更美丽”志愿服务活动中,市领导带头上街清理垃圾,带动全市志愿者共同参与。在春节期间,我市志愿服务驿站为市民提供爱心义诊、心理咨询、电动车辆维修、免费理发、送春联、文艺演出等学雷锋志愿服务;开展“千里返乡·伴爱回家”春运志愿服务、“和谐邻里一家亲”志愿服务、“文化惠民·精品共享”志愿服务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志愿服务等。
活动承载,唱响服务品牌。我市打造了一批群众欢迎、效果良好、具有本地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驿站+城市书屋”“彩色的童年儿童服务站计划”“非常1+4”预防青少年犯罪体验式普法新模式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得有声势有影响。“你点菜,我买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等10个项目入选省重点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我市常态化开展“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赣州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高考期间,在市体育中心举办了第15届赣州市“爱心高考”车队志愿服务活动,为考生提供免费乘车服务;今年6月,我市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各界志愿者有序参与抗洪救灾,提供应急救援、救灾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目前,市志愿者联合会已筹备并捐赠三批救援物资共计12万元给赣县、全南、龙南、兴国和宁都等受灾群众,系列活动品牌在一次次实践中更加响亮。(记者 钟瑜)
编辑:徐建华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